亿电竞:现代家具范文10篇
发布时间:2024-01-24 01:25:42

  明代家具采用的是动物仿生结构装饰,通过模仿大自然中的生物形态来进行物品设计,是仿生学与设计学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种设计形式。随着时展,不同学科以及技术手段相互融合,形成了一门新型的独特设计门类,其被称为“仿生设计”。

  仿生学和设计学经过人类的长期发展,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独特设计门类,其被称为“仿生设计”。仿生设计是一种通过模仿生物的形态特质的设计手段。人类的仿生设计思想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开始萌发,主要是由于人类在有意识地与大自然进行长期不间断的矛盾对抗。仿生设计成为设计发展过程中新的亮点。仿生设计不仅能对生物体外形、行为进行模仿,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科学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创新。仿生设计是设计者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从生物中提取相应生物体特征,对其进行分析从而选择与结合的应用。仿生设计作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与自然界的结合产物,为设计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亿电竞:现代家具范文10篇

  仿生设计通过模仿自然界生物的特征,运用人机工程学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模拟出与此生物体类似的生物特征,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此特征运用在家具设计领域,已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不同风格的家具设计都可以通过模拟生物的自然形态特质来获得天然素材,家具设计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生物形态、功能的多样性为家具设计产业拓展了设计思路。

  “仿生”这一词的出现给家具设计行业注入了更具特色的活力,设计形式的“仿生”是设计手段的创新,使得家具设计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融入自然界的灵感。设计师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结合人体工程学相关知识,将工业化生产技术与自然生物特征两者形态关联的“形”“功能”“结构”等相互结合,开拓了家具在外观设计方面的新途径,使所仿造的生物形象更加鲜明,引起情感共鸣。家具设计生产方式的改变源于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工业技术水平提高自然导致家具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不同品牌、不同厂家、不同销售商对于家具品牌,要从产品质量、产品卖点、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且深入的考量。

  明代是中国家具的变革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家具创作最好的年代,明清时期制作的家具又被称为“明代家具”,无论是其造型设计、技术工艺,还是制作材料、图案装饰,都达到了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的顶峰水平。明代家具的主要特点体现在结构装饰上,其采用动物仿生设计结构装饰,这种装饰形式不仅美观、实用且具有故事性,还为现代家具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明代家具仿生设计通常包括平面形态仿生和立体形态仿生两个方面。

  明代家具中的平面形态仿生,主要是通过二维艺术形式的处理手法,将产品本身与自然界的生物原始形态相联系,形成一种既具有装饰性又具有实用价值的家居艺术品。明代早期家具的造型比较简单,并未做任何加工,几乎维持了木材本来的形态特征,家具纹饰的形态特征单一。但是,随着工匠技艺的不断发展,明代后期家具设计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原本的美感特征,并结合木工以及雕刻匠的手工艺技法,展现了明代家具的繁式之美,为后来清代家具的繁式之美打下坚实基础。

  要对生物形态的特征进行归纳与简化,不能实打实地将生物本身的形态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需要对其形态进行人为的主观再创作,在增加美感的基础上对家具的某些部位采取适度的仿生形式设计,主要集中于家具腿部样式的改造,如鼓腿、彭牙腿、马蹄形脚、三足脚等,这些几乎都是马的腿部仿生设计。这主要是历史原因,马的形象在中国人心中非常高大,所以明代家具、清代家具腿部多是与马腿相关的形态。

  明代家具中的众多图案蕴含着崇尚理想、追求浪漫的思想,是文化寓意与形态相统一,传统文化审美与理想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明代的家具制作技术精湛,装饰手法多样,图案与纹饰造型丰富。现代家具设计为了追求明代家具的繁式之美,装饰纹样在部分保持原有图案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人可以理解的仿生设计原理,创造出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家具设计实物。现代设计师为使整个仿生设计富有现代感,多会采用夸张、简化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艺术手法的创作,增加其艺术表现力。仿生设计本身具有艺术美的特点,其元素来源于大自然,所呈现的形态也是自然与美的高度契合,展现了多元化的美学观,给人们带来自然、舒心的审美体验。现代家具仿生设计,也可以进行定制化的设计服务,按照需求、使用环境、使用人群的差异,可以制作出具有独特个性的定制家具,实现家具设计行业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使现代家具与传统家具设计碰撞出火花。丹麦设计师汉斯维纳设计的“孔雀椅”(图1、图2),被誉为仿生设计中“最美好的设计”,主要是将孔雀开屏的形态运用在椅背的设计当中,椅背形态似张开的孔雀屏,借助此形态展现出优雅、舒适、清新的设计与使用氛围。随着工业技术与材料的多样性发展,“孔雀椅”在外观的设计以及材料的使用上都有改变。

  明代家具的设计内涵能够带给现代设计众多的启发和借鉴,是由于明代家具结构的合理性、雕刻的复杂性以及纹样丰富的寓意。中国将仿生设计运用到了家居设计、建筑设计当中,其中以家具设计的表现最为明显。明代家具中的结构、雕刻、纹样等原理技术在现代家具设计中也有应用,使现代家具具有了独特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弥补了现代家具在原理技术和设计上的不足。数字“8”形状的公共座椅(图3)是一位法国的年轻设计师设计的概念性家具。设计师采用一个连续流动的曲线”的形态,再将座椅中间位置加高形成椅背,这样做不仅可以提升舒适度,还可以保持使用者的私密性。

  明代家具雕刻是我国雕刻艺术的集大成,其雕刻内容十分丰富,包含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卉虫鱼、博古器物、西洋纹样等。比如帝王居所的家具设计常使用龙凤纹,龙凤自古就有“吉祥”之意,是一种生命生生不息、连绵不断的文化象征。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对于仿生设计、明代家具、现代家具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人类从远古时期开始,就一直通过模仿生物的特质来制作捕猎工具和建造房屋。进入到文明时代,人类的意识逐渐开始丰富,模仿就不再仅局限于日常生活器皿,而是渐渐向文化意识形态进化,这在家具设计方面体现得很明显。

  [1]潘潺,刘露萍.明代家具图案装饰艺术特色赏析[J].兰台世界,2014(6):177-178.

  [2]包慧敏.论小家电产品的形态仿生设计[J].艺术教育,2015(10):277.

  [3]李羽羽.仿生立体构成的“千形百态”[J].美术大观,2013(4):114-115.

  [4]李明珠.基于文化仿生的汽车造型设计探究[J].机械设计,2014(11):114-117.

  [5]李颖.传统图案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12):61-63.

  [6]张婷.探析明式家具的文化艺术内涵及其现代演绎方式[J].设计,2015(13):110-111.

  家具,从几千年前的原始状态,到今天绚丽多彩的现代家具,中间经历了无数次的更新,无论是制作材料、造型设计、结构、色泽,还是风格特色都在不断变化。

  家具的出现和存在,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生活中的实际使用功能。造型、材料、色彩甚至舒适度等等,构成了家具的个性特点。

  总之,家具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部分,它必须符合使用者对其功能、结构和审美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中国的现代家具艺术不应是单一的,而应呈现“百花齐放”的面貌。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传统的家具艺术,要汲取国外好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永远传颂“传统、时代、个性”的三大主题。

  居室内最主要的器物是家具,人们起居饮食都离不开它们。家具是建筑与人之间的媒介,它通过形式和尺度在室内空间和个人之间形成一种尺度,在我们的工作和活动中将室内变得适宜于人的生活,居住。室内空间也会因家具,而变得舒适、美观。

  家具,从几千年前的原始状态,到今天绚丽多彩的现代家具,中间经历了无数次的更新,无论是制作材料、造型设计、结构、色泽,还是风格特色都在不断变化。

  早在殷商以前,我国就已经开始使用家具了。某些铜器,就是原始形态的家具,例如周代的铜禁,是一种承受祭品的金属家具,造型优美,样式简洁。战国时代,出现了施绘彩漆的木器家具。汉代,木器家具流行,并且形成了古朴优美的风格。到唐代,由于国家兴旺,经济繁荣,家具的造型更加讲究,出现了豪华的倾向。宋代是高型家具广泛普及的时代,家具种类繁多,风格趋于复古。明代家具是中国人创造的文化瑰宝,是集前人之大成,是历代家具发展的高峰。明式家具,造型大方,线条简练流畅,色泽柔润,纹理美丽,工艺精密,风格典雅。结构科学,卯榫坚固牢实,简练的雕刻、线脚和金属配件的使用更使得其具有很高的时代艺术品位。明式家具一直延续到清代,与清式家具并存。清式家具在造型上没有更多的考究,但使用了更多的装饰手法,诸如雕刻工艺、漆工艺、镶嵌工艺等,追求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富丽效果,以致晚清时期的清式家具流于繁琐、细碎。

  到了现代,由于人们生活的习惯、节奏、观念、价值有所变化。家具,也出现了一个大变化——传统与现代化的碰撞、琢磨、调和、融汇。当前流行的家具,造型轻巧精致、色调和谐明亮,实现了造型、装饰、功能、选材、工艺的紧密统一,具有“简洁、朴素、自然、精湛、舒适”的风格。

  家具的出现和存在,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生活中的实际使用功能。当这种功能达到最大值时,它的外在元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造型、材料、色彩甚至舒适度等等,构成了家具的个性特点。

  现代社会,影响家具选择的首要因素已转换为视觉效果,将外在元素加以整合、而创新的任务是由设计来完成的。

  造型,是关乎到家具设计成败的关键。一个好的,优美的造型,可以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愉悦感、舒适感。

  一个成功的造型设计,首先要遵循美学中的对比关系:粗与细的对比、圆与方的对比、曲与直的对比。由于这些对比关系,使家具在造型创造上显得和谐、明快大方、极富现代感且韵律十足。

  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设计的要求,不仅满足在舒适感上,而更注重于审美。人们更欣赏,更需要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家具产品。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造型上,从根本概念出发,考虑人们的未来,考虑人们生活的发展趋势,从而设计出超越当前现有水平,创造出人们新生活方式所需求的家具产品来。并且,要根据消费者对家具的功能需求,而萌发出来的原始构思和冲动形成的产品创意,然后再落实到具体设计去。

  例如一件获中国青年设计师大奖赛的家具作品,就创作了一种全新的椅子家具的形态。椅子采用“不倒翁”的原理,材料是成形胶合板,整个座椅分为座面、托盘、支撑座三部分,使用同心空心球型,其中托盘和支撑座是在球面上切出圆形截面,座面则在球面上切出一个椭圆面,从任意角度看,都表现出一个蚕蛹的造型。人坐在椅上,可以任意方向转动,随意的放松。这种原创家具突破了现有椅子的形态和结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家具设计的造型所以能够给观赏者以美感,也是基于它的材质。我们知道,任何家具的造型都是通过材料去创造形态的,没有合适的材料,那独特的造型则难以实现,就家具而言,其实是依附于材料和工艺技术的,并通过工艺技术去体现出来。

  家具材料有二类:一为自然材料(如木、竹、藤等),二为人工材料(如塑料、玻璃、金属等)。材料的不同,使得家具在加工技术上,带给人视觉和触觉上的感受不同,由于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人工处理令其表面质感更为张扬:使光滑的材料有流畅之美,粗糙的材料有古朴之貌,柔软的材料有肌肤之感……这些材质的处理还能使家具产生重轻感、软硬感、明暗感、冷暖感,因此我们可以说,家具材料的恰当运用,不仅能强化家具的艺术效果,而且也是体现家具品质的重要标志。

  家具设计强调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的有机结合,例如金属与玻璃等人工的精细材料,与粗木、藤条、竹条等自然的粗重材料的相互搭配,玻璃等金属通过机加工体现出人工材料的精确、规整,竹、木、藤等自然材料则表现出人的手工痕迹,传递出一种人性化的东西,所以说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相结合的家具设计,反映出巧妙的借用对比和材料的搭配,将粗犷与细腻、精确与粗放,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体现一种质感的对比,通过不同材料的视觉反差,让观赏者品味到不同材料的各自细节,以及呈现出家具设计的材质之美。

  色彩,是一种富于象征性的元素符号,它本身虽没有感情,但一旦与人们的生活发生联系,便成了人们表达情感的工具。在家具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可体现出居住环境的设计风格,反映出居住者的职业特征、审美趣味和文化素养。

  家具设计师不仅要运用形态与质感来表现家具设计的风格,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色彩来表达设计的情调,他们习惯于从丰富多彩的自然色彩中,去提炼、概括,并根据所设计的内容,用色彩语言组成一定的色彩关系,并且利用色彩的适当布局,形成韵律感和节奏感,使其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传递出一种情感,从而达到吸引和感染消费者的目的。

  家具设计的色彩,有时强调其整洁性,这是由于人们对家具的选择除了要求其舒适感之外,还要求它的易于清洁,许多家具都使用象征清洁卫生的浅色系列。在西方家具设计中,如北欧简约风格的家具设计,其色泽素雅、静穆,多追求一种单纯、宁静之美,这种风格的设计,主要是依赖于家具功能的选择、材料的配置以及色彩的搭配。

  家具设计的色彩还必须考虑各种不同环境下的功能特性,以及不同人群对不同色彩的喜好。消费者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家具色彩喜好的差异: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差异、气候环境以及特定时期的流行色,常常体现出不同人种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社会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家具设计师只有深刻把握住色彩的特性,才能有助于家具设计的色彩运用。

  因此,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色彩反映着时代精神,包含着人们的情绪因素,体现着文化的潮流。所以,大凡在色彩上能够跳出传统框架,注入鲜明个性的家具产品,往往是市场上受欢迎的宠儿。因为,成功的家具都非常注意对色彩的研究,而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层出不穷的各类油漆、面板等装饰材料,为家具设计提供了广阔的色彩空间.

  家具可不是只要好看、奇特就行,还要使用起来舒适方便。现代家具的设计特别强调与人体工程学相结合。人体工程学重视“以人为本”,讲求一切为人服务,是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考虑其他因素。

  家具产品本身是为人使用的,所以,家具设计中的尺度,造型、色彩及其布置方式都必须符合人体生理、心理尺度及人体各部分的活动规律,以便达到安全、实用、方便、舒适、美观之目的。人体工程学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就是特别强调家具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生理及心理反应,并对此进行科学的实验和计测,在进行大量分析的基础上为家具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把人的工作、学习、休息等生活行为分解成各种姿势模型,以此为研究家具设计,根据人的立位、坐位和卧位的基准点来规范家具的基本尺度及家具间的相互关系。

  家具的造型设计、材料的选用及搭配、装饰纹样、色彩图案等就要更多地考虑到人的心理需要。如老年人房间的家具造型端庄、典雅、色彩深沉;青年人房间的家具造型简洁、轻盈、色彩明快;小孩房间的家具色彩跳跃、造型小巧圆润等。材质的软硬、色彩的冷暖、装饰的繁简等都会引起人们强烈的心理反应,所以,现代家具设计因人而异,更讲究个性化。

  因此,良好的家具设计可以减轻人的劳动,节约时间,使人身体健康,心情愉悦,而良好的家具设计得益于正确地使用人体工程学原理。

  当代,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格局。家具设计——作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前沿部分,正以多姿多彩的风格,向世界展示着自己迷人的魅力。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诞生了适应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新的设计。这种设计是理性、精确、冷漠的,并向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发展中,其单调和不近人情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其单一的手法成为了设计师的束缚。于是,现代主义走向没落,后现代主义兴起。后现代重新向着传统回归,从传统中提炼符号语言,然后将其打散、重构,以幽默的态度形成新的形式。

  正如黑格尔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高度民族化,高度的情感化,将成为未来设计的一大趋势。中国社会现在也正处于一个后现代的时期,传统文化的回归。

  在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的问题上,许多设计师都有自己的理解。不光是中国的设计师,就连国外的设计大师都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

  国外的一些设计师在接触到中国传统的艺术与设计时,也能从中汲取灵感,设计出一些很有中国味的家具。这些家具往往大受欢迎,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目前,中国的家具设计正处于发展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与借鉴一些外国的设计经验,对形成中国风格的现代家具很有意义。

  1949年,汉斯维格纳完成了“中国椅”的设计。这把椅子被称为世界上最漂亮的椅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件经典之作将中国明式圈椅简化到“多一分嫌重,稍一分嫌轻”的完美境地。这把椅子适用于多种场合,在国内外均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维格纳的“中国椅”在造型与空间的关系上,对明式圈椅基本上未作改动。选材上以天然木材为主,以木材自身的纹理作为椅子的主要装饰。整体上给人以朴素、典雅、自然、空灵的感受,符合明式家具的基本艺术特征。维格纳对明式圈椅的改造主要表现于装饰的精简——素雅。独板靠背上的局部精雕被完全舍弃了,表现出现代工业产品的简约性。在座面上增设椅垫,增加柔软度和透气性,令使用更加舒适。椅腿造型上粗下细,气势上不如明式圈椅庄严混厚,但增加了轻松活泼的趣味,表达出现代生活的气息。

  但我们应看到,异域飘来的“中国味”,不论它有多“中国”,也不会成为未来中国家具的主流。因为这些设计是异域时空的产物,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设计体系下的产物。比如维格纳的“中国椅”,很明显是斯堪的那维亚风格。如果将每种风格的设计比喻成一张网的话,那么,这种设计是其他网上的网结点,只是在外貌上有点像我们这个网罢了。中国需要的是一张属于自己的大网,而不是别人网上的节点。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我国现代的家具设计师们,在接受“多元化”的,各种设计风格的同时,也不忘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家具艺术。

  从明式家具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的“形象、空间和时间的模糊”来设计现代家具,让家具从形式中透出中国特有的“神和势”。

  近期,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家具设计艺术展,“中国味”强烈地冲击着参观者的视线。师生们设计制作的一床一桌,一柜一架,不仅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而且体现着现代审美精神。如这件名叫“圈床”的新颖设计,借鉴了明清的架子床,打破原有床的四方形构造,以围合形式把休息、休闲、阅读等功能结合在一起。这件作品实现了与现代造型、现代材料相结合,使欣赏价值与使用价值融为一体。

  旅英学者李亦文先生,将中国艺术哲学提炼为三个方面:朴素之美,实用之道和文质彬彬。因此,在设计中,我们努力把握材料、形态、色质与工艺之间的合理关系,突出表现材料自身的特征。并且,以中国传统形式为元素,从中抽取符号,加以变形,以“后现代”的手法重组,结合在作品中。这样,装饰符号的反复运用加强了家具的整体感,对其功能性的增加使家具呈现出与传统的差异。

  “中国味”的家具,造型更趋简洁,使用更加舒适。它是从中国五千年家具文化的沉淀中生发而来,带有中华民族不灭的印记。它不是对中国文化要素的简单拼凑,而是从作品的意境里表达出中国特有的内涵,并面向现代人的生活——简约、舒适和灵活。

  总之,家具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部分,它必须符合使用者对其功能、结构和审美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中国的现代家具艺术不应是单一的,而应呈现“百花齐放”的面貌。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传统的家具艺术,要汲取国外好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永远传颂“传统、时代、个性”的三大主题。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DonaldArthurNorman)教授在其《情感化设计》专著中指出:“人的情感体验来自于情感产生的三个水平:本能水平、行为水平以及反思水平,对应于设计物带给人的情感体验也分为了本能层面的设计情感体验,行为层面的设计情感体验与反思层面的设计情感体验,于是其也构架了情感化设计的三层次理论,即本能层面情感化设计、行为层面情感化设计与反思层面的情感化设计[3-4]。”将情感化设计三层次理论引入现代竹家具设计就是在满足家具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从人的内心情感需求与精神需要出发,通过现代竹家具的材质、结构、造型等基本设计要素,将情感转化为可被认知的家具载体,使人们在欣赏、使用与回味过程中,激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找到满足情感需求的归宿,进而产生共鸣,实现竹家具与人之间的深层互动,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现代竹家具本能层面情感化设计主要通过设计语言形成竹家具独特的外观特征,当人们在第一时间看到竹家具时就能被吸引住,通过感官的初级体验,产生一种最直接的心理感受,从而对竹家具的形象产生最直观的印象。对于竹家具这种具有三维空间的设计实物而言,人们最主要通过视觉与触觉感受竹家具的“好”或“不好”,只有当人们产生积极的心理感受时,才会得进一步认知竹家具的功能与使用方式、设计意图等等。因此,家具设计师应重视从竹家具的材质、造型等基本形象因素入手,使人们在欣赏家具时就产生开心、轻松等直观的、积极的心理感受,以获得本能层面的认同。如图1所示的竹矮柜,设计师就是充分利用了竹材自身通直细密的纹理形成设计创意,其通过三开门板形成了竹材纹理的对接,浑然成整体,彰显了竹材材质的自然特色,又通过打磨的手段在柜面板局部形成抽象画,以丰富视觉层次深度,使人们一看到它就能产生自然亲切的直观心理感受,从而获得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起人们购买使用的欲望。

  现代竹家具行为层面情感化设计主要以竹家具良好的使用功能为基础,注重家具的容易使用性与更好的人机性,当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人与竹家具的交互,使人们得到操控家具的舒适和乐趣,获得一种独立自主的心理满足,感受到自身行为与活动有被关心、被尊重,从而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因此,家具设计师应从竹家具的多功能与情趣性着手,注重竹家具的一物多用,同时融入适当的娱乐成分,赋予家具更多的灵活性与细节,使人们于使用过程中,产生到自主同时被呵护的感受,以获得行为层面的认同。如图2所示的竹储物架,设计师以多功能、模块化为突破点,通过模块的功能部件处理,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于不同位置停放模块化的功能部件,使储物架不仅具有封闭的储藏功能,还具有开放的展示功能;同时,其形态也得到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的随意控制。因此,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家具使用功能所带来的生活便利,更获得了因自主操纵家具形态变化而带来的生活乐趣。

  现代竹家具反思层面情感化设计是设计师通过竹家具的设计语言与功能符号对所传递的信息进行编码,使用者在欣赏、使用竹家具的基础之上,再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进行解码现代家具,即理解处理后而产生相应的感受与情感体验。它是情感化设计的最高级层次,而往往所引起的反思情感因人而已,是由其独立个人的反思水平所决定[5];另一方面,现代竹家具反思层面情感化设计注重信息的传达,只有当使用者接收到相应的信息,通过深层次的联想与想象,引起情感共鸣,才能算反思层面的情感化设计真正成功,而这里的信息不仅仅指的是产品对于使用者个人来说的特殊意义(如纪念物、礼物等等),而更多指的是社会层面、文化层面信息对于使用者的共性意义。换句话说,反思层面的情感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教化意义。因此,设计师在进行竹家具设计时,应当注重社会意义、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入,形成使用者与家具的更深层次互动,产生最高级形式的情感共鸣。如图3所示的竹座椅,就向使用者传达了节约资源、低碳环保的社会理念与时代精神,其通过家具基材的近100%利用,避免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余料浪费,同时简洁的造型与结构,降低了零部件加工的所产生能源消耗,成为了“少即是多”的设计典范,唤起了人们对传统消费之上价值观的反思,引导人们对健康、绿色生活方式的追求。

  家具,从几千年前的原始状态,到今天绚丽多彩的现代家具,中间经历了无数次的更新,无论是制作材料、造型设计、结构、色泽,还是风格特色都在不断变化。

  早在殷商以前,我国就已经开始使用家具了。某些铜器,就是原始形态的家具,例如周代的铜禁,是一种承受祭品的金属家具,造型优美,样式简洁。战国时代,出现了施绘彩漆的木器家具。汉代,木器家具流行,并且形成了古朴优美的风格。到唐代,由于国家兴旺,经济繁荣,家具的造型更加讲究,出现了豪华的倾向。宋代是高型家具广泛普及的时代,家具种类繁多,风格趋于复古。明代家具是中国人创造的文化瑰宝,是集前人之大成,是历代家具发展的高峰。明式家具,造型大方,线条简练流畅,色泽柔润,纹理美丽,工艺精密,风格典雅。结构科学,卯榫坚固牢实,简练的雕刻、线脚和金属配件的使用更使得其具有很高的时代艺术品位。明式家具一直延续到清代,与清式家具并存。清式家具在造型上没有更多的考究,但使用了更多的装饰手法,诸如雕刻工艺、漆工艺、镶嵌工艺等,追求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富丽效果,以致晚清时期的清式家具流于繁琐、细碎。

  到了现代,由于人们生活的习惯、节奏、观念、价值有所变化。家具,也出现了一个大变化——传统与现代化的碰撞、琢磨、调和、融汇。当前流行的家具,造型轻巧精致、色调和谐明亮,实现了造型、装饰、功能、选材、工艺的紧密统一,具有“简洁、朴素、自然、精湛、舒适”的风格。

  家具的出现和存在,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生活中的实际使用功能。当这种功能达到最大值时,它的外在元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造型、材料、色彩甚至舒适度等等,构成了家具的个性特点。

  现代社会,影响家具选择的首要因素已转换为视觉效果,将外在元素加以整合、而创新的任务是由设计来完成的。

  造型,是关乎到家具设计成败的关键。一个好的,优美的造型,可以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愉悦感、舒适感。

  一个成功的造型设计,首先要遵循美学中的对比关系:粗与细的对比、圆与方的对比、曲与直的对比。由于这些对比关系,使家具在造型创造上显得和谐、明快大方、极富现代感且韵律十足。

  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设计的要求,不仅满足在舒适感上,而更注重于审美。人们更欣赏,更需要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家具产品。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造型上,从根本概念出发,考虑人们的未来,考虑人们生活的发展趋势,从而设计出超越当前现有水平,创造出人们新生活方式所需求的家具产品来。并且,要根据消费者对家具的功能需求,而萌发出来的原始构思和冲动形成的产品创意,然后再落实到具体设计去。

  例如一件获中国青年设计师大奖赛的家具作品,就创作了一种全新的椅子家具的形态。椅子采用“不倒翁”的原理,材料是成形胶合板,整个座椅分为座面、托盘、支撑座三部分,使用同心空心球型,其中托盘和支撑座是在球面上切出圆形截面,座面则在球面上切出一个椭圆面,从任意角度看,都表现出一个蚕蛹的造型。人坐在椅上,可以任意方向转动,随意的放松。这种原创家具突破了现有椅子的形态和结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家具设计的造型所以能够给观赏者以美感,也是基于它的材质。我们知道,任何家具的造型都是通过材料去创造形态的,没有合适的材料,那独特的造型则难以实现,就家具而言,其实是依附于材料和工艺技术的,并通过工艺技术去体现出来。

  家具材料有二类:一为自然材料(如木、竹、藤等),二为人工材料(如塑料、玻璃、金属等)。材料的不同,使得家具在加工技术上,带给人视觉和触觉上的感受不同,由于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人工处理令其表面质感更为张扬:使光滑的材料有流畅之美,粗糙的材料有古朴之貌,柔软的材料有肌肤之感……这些材质的处理还能使家具产生重轻感、软硬感、明暗感、冷暖感,因此我们可以说,家具材料的恰当运用,不仅能强化家具的艺术效果,而且也是体现家具品质的重要标志。

  家具设计强调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的有机结合,例如金属与玻璃等人工的精细材料,与粗木、藤条、竹条等自然的粗重材料的相互搭配,玻璃等金属通过机加工体现出人工材料的精确、规整,竹、木、藤等自然材料则表现出人的手工痕迹,传递出一种人性化的东西,所以说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相结合的家具设计,反映出巧妙的借用对比和材料的搭配,将粗犷与细腻、精确与粗放,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体现一种质感的对比,通过不同材料的视觉反差,让观赏者品味到不同材料的各自细节,以及呈现出家具设计的材质之美。

  色彩,是一种富于象征性的元素符号,它本身虽没有感情,但一旦与人们的生活发生联系,便成了人们表达情感的工具。在家具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可体现出居住环境的设计风格,反映出居住者的职业特征、审美趣味和文化素养。

  家具设计师不仅要运用形态与质感来表现家具设计的风格,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色彩来表达设计的情调,他们习惯于从丰富多彩的自然色彩中,去提炼、概括,并根据所设计的内容,用色彩语言组成一定的色彩关系,并且利用色彩的适当布局,形成韵律感和节奏感,使其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传递出一种情感,从而达到吸引和感染消费者的目的。

  家具设计的色彩,有时强调其整洁性,这是由于人们对家具的选择除了要求其舒适感之外,还要求它的易于清洁,许多家具都使用象征清洁卫生的浅色系列。在西方家具设计中,如北欧简约风格的家具设计,其色泽素雅、静穆,多追求一种单纯、宁静之美,这种风格的设计,主要是依赖于家具功能的选择、材料的配置以及色彩的搭配。

  家具设计的色彩还必须考虑各种不同环境下的功能特性,以及不同人群对不同色彩的喜好。消费者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家具色彩喜好的差异: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差异、气候环境以及特定时期的流行色,常常体现出不同人种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社会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家具设计师只有深刻把握住色彩的特性,才能有助于家具设计的色彩运用。

  因此,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色彩反映着时代精神,包含着人们的情绪因素,体现着文化的潮流。所以,大凡在色彩上能够跳出传统框架,注入鲜明个性的家具产品,往往是市场上受欢迎的宠儿。因为,成功的家具都非常注意对色彩的研究,而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层出不穷的各类油漆、面板等装饰材料,为家具设计提供了广阔的色彩空间.

  家具可不是只要好看、奇特就行,还要使用起来舒适方便。现代家具的设计特别强调与人体工程学相结合。人体工程学重视“以人为本”,讲求一切为人服务,是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考虑其他因素。

  家具产品本身是为人使用的,所以,家具设计中的尺度,造型、色彩及其布置方式都必须符合人体生理、心理尺度及人体各部分的活动规律,以便达到安全、实用、方便、舒适、美观之目的。人体工程学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就是特别强调家具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生理及心理反应,并对此进行科学的实验和计测,在进行大量分析的基础上为家具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把人的工作、学习、休息等生活行为分解成各种姿势模型,以此为研究家具设计,根据人的立位、坐位和卧位的基准点来规范家具的基本尺度及家具间的相互关系。

  家具的造型设计、材料的选用及搭配、装饰纹样、色彩图案等就要更多地考虑到人的心理需要。如老年人房间的家具造型端庄、典雅、色彩深沉;青年人房间的家具造型简洁、轻盈、色彩明快;小孩房间的家具色彩跳跃、造型小巧圆润等。材质的软硬、色彩的冷暖、装饰的繁简等都会引起人们强烈的心理反应,所以,现代家具设计因人而异,更讲究个性化。

  因此,良好的家具设计可以减轻人的劳动,节约时间,使人身体健康,心情愉悦,而良好的家具设计得益于正确地使用人体工程学原理。

  当代,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格局。家具设计——作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前沿部分,正以多姿多彩的风格,向世界展示着自己迷人的魅力。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诞生了适应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新的设计。这种设计是理性、精确、冷漠的,并向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发展中,其单调和不近人情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其单一的手法成为了设计师的束缚。于是,现代主义走向没落,后现代主义兴起。后现代重新向着传统回归,从传统中提炼符号语言,然后将其打散、重构,以幽默的态度形成新的形式。正如黑格尔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高度民族化,高度的情感化,将成为未来设计的一大趋势。中国社会现在也正处于一个后现代的时期,传统文化的回归。

  在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的问题上,许多设计师都有自己的理解。不光是中国的设计师,就连国外的设计大师都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

  国外的一些设计师在接触到中国传统的艺术与设计时,也能从中汲取灵感,设计出一些很有中国味的家具。这些家具往往大受欢迎,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目前,中国的家具设计正处于发展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与借鉴一些外国的设计经验,对形成中国风格的现代家具很有意义。

  1949年,汉斯维格纳完成了“中国椅”的设计。这把椅子被称为世界上最漂亮的椅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件经典之作将中国明式圈椅简化到“多一分嫌重,稍一分嫌轻”的完美境地。这把椅子适用于多种场合,在国内外均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维格纳的“中国椅”在造型与空间的关系上,对明式圈椅基本上未作改动。选材上以天然木材为主,以木材自身的纹理作为椅子的主要装饰。整体上给人以朴素、典雅、自然、空灵的感受,符合明式家具的基本艺术特征。维格纳对明式圈椅的改造主要表现于装饰的精简——素雅。独板靠背上的局部精雕被完全舍弃了,表现出现代工业产品的简约性。在座面上增设椅垫,增加柔软度和透气性,令使用更加舒适。椅腿造型上粗下细,气势上不如明式圈椅庄严混厚,但增加了轻松活泼的趣味,表达出现代生活的气息。

  但我们应看到,异域飘来的“中国味”,不论它有多“中国”,也不会成为未来中国家具的主流。因为这些设计是异域时空的产物,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设计体系下的产物。比如维格纳的“中国椅”,很明显是斯堪的那维亚风格。如果将每种风格的设计比喻成一张网的话,那么,这种设计是其他网上的网结点,只是在外貌上有点像我们这个网罢了。中国需要的是一张属于自己的大网,而不是别人网上的节点。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我国现代的家具设计师们,在接受“多元化”的,各种设计风格的同时,也不忘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家具艺术。

  从明式家具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的“形象、空间和时间的模糊”来设计现代家具,让家具从形式中透出中国特有的“神和势”。

  近期,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家具设计艺术展,“中国味”强烈地冲击着参观者的视线。师生们设计制作的一床一桌,一柜一架,不仅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而且体现着现代审美精神。如这件名叫“圈床”的新颖设计,借鉴了明清的架子床,打破原有床的四方形构造,以围合形式把休息、休闲、阅读等功能结合在一起。这件作品实现了与现代造型、现代材料相结合,使欣赏价值与使用价值融为一体。

  旅英学者李亦文先生,将中国艺术哲学提炼为三个方面:朴素之美,实用之道和文质彬彬。因此,在设计中,我们努力把握材料、形态、色质与工艺之间的合理关系,突出表现材料自身的特征。并且,以中国传统形式为元素,从中抽取符号,加以变形,以“后现代”的手法重组,结合在作品中。这样,装饰符号的反复运用加强了家具的整体感,对其功能性的增加使家具呈现出与传统的差异。

  “中国味”的家具,造型更趋简洁,使用更加舒适。它是从中国五千年家具文化的沉淀中生发而来,带有中华民族不灭的印记。它不是对中国文化要素的简单拼凑,而是从作品的意境里表达出中国特有的内涵,并面向现代人的生活——简约、舒适和灵活。

  总之,家具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部分,它必须符合使用者对其功能、结构和审美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中国的现代家具艺术不应是单一的,而应呈现“百花齐放”的面貌。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传统的家具艺术,要汲取国外好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永远传颂“传统、时代、个性”的三大主题。

  以剑川木雕为代表的滇西北木雕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它一方面传承了我国传统木雕技艺的精髓,更重要的是融入了神秘的白族文化,它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因此,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滇西北木雕创新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可以提升产品的设计附加值和文化内涵,还能促进滇西北木雕技艺的发展,进一步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本文以滇西北传统木雕与现代设计结合为目标,结合现代设计思维探究滇西北木雕创新应用于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可行性,以期为滇西北木雕提供可持续保护,为实现其活态传承[1]和推广云南少数民族技艺提供新思路。

  滇西北木雕是白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其精湛的工艺,层层叠叠且美轮美奂的镂空雕刻技术让人叹为观止[2]。滇西北木雕雕饰题材和雕刻技法都极具特色,承载着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信息,是极具白族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艺术文化资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自远古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干栏式建筑榫卯结构的原始功能运用萌芽,后续经汉、唐、宋、元的发展,到明、清两朝形成定式与风格,总体上都是围绕建筑的发展和需要所进行传承和完善[3]。

  国内对滇西北木雕的研究主要以剑川木雕为研究对象,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木雕雕饰图案的研究。如陈永发[4-6]等从图案起源、历史脉络、审美形式、装饰艺术等方面对剑川木雕图案特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归纳和整理;(2)木雕雕刻技法与工艺的研究。如崔爱兰[7]等结合创作题材及创作过程探讨了木雕的雕刻技法和雕刻工艺流程;(3)木雕技艺的保护与发展,如胡凌[8]等从技艺与文化的关系出发探索了剑川木雕保护现状与发展传承机制;(4)基于木雕技艺的现代设计应用,如李翔宇[9]等初步探讨了木雕在室内设计的应用。但是国内还没有形成关于滇西北传统木雕技艺的系统研究,关于木雕技艺的产品设计创新方法和思路还比较模糊,缺少进一步的设计实践论证,尤其是在家具设计创新领域尚属空白。

  随着木雕市场竞争的发展,很多木雕企业遇到了转型升级的压力。用工难,劳动成本上升的关键原因还是在于人才培养不足,好的木雕技艺无法传承,优秀的熟练的艺人越来越少。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当前滇西北木雕技艺发展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传统文脉的割裂[10],大部分年轻人大多驱逐城市主流生活方式和文化,对于费时费力的木雕缺乏持续的热情,接替木雕技艺创新发展的新生代力量不足。二是产品创新能力不足,数控机床等智能化设备的出现,千篇一律的机械加工代替了个体化手工创作,产品逐渐同质化,产品创新性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多元化和动态化的消费需求。三是现代设计转化不足,木雕艺人因传统“约定俗成”规范体系的思维定式局限,当前产品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人的简约审美需求。因此,探索如何将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进行有机融合与转化,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必经之路。

  [11]以剑川为代表的滇西北木雕图案题材千姿百态,从宗教故事到吉祥图案、花鸟、动植物、人物的表现无所不包,且都拥有故事与传说,寓意深远,其美学价值和构图艺术充分彰显了滇西北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是进行现代设计用之不竭的源泉。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图案元素,通过对其进行提炼与重构,形成新的设计元素,将其应用于现代创新设计中,可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设计衍生品。

  滇西北木雕的雕刻技法极具特色,浮雕、高浮雕、圆雕、透雕、镂空雕、线雕等各种手法交互使用,其中以多层镂空雕刻配合浮雕最具特色[12]。将滇西北木雕技艺应用于现代设计,需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在保留传统木雕技艺的精髓上,将新的设计理念、表现技法、新材料等融入到现代产品设计中,创造新的设计元素和产品形式,实现传统民族雕刻技艺和现代创新设计的有机融合。

  滇西北木雕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白族的民族地域特色,因此,可结合白族其它艺术形式如建筑民居、扎染技艺等来丰富产品的造型形式。此外,还可将木雕技艺应用于家具、家居、文创产品和旅游纪念品中的设计中,从而拓宽木雕的设计应用范围。

  2.4.1直接移植滇西北木雕图案题材、雕刻技法及装饰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因此,对于一些造型形态和雕刻技法相对简单的图案题材,可将其形态直接移植于现代产品设计,通过加入现代材质进行搭配,呈现其原本的形态特征和艺术内涵,使现代产品兼具传统文化意蕴和现代审美艺术。2.4.2夸张提炼滇西北木雕造型线条似行云流水,节奏感强烈,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木雕作品主题鲜明,构图丰满,具有较强的艺术效果和视觉冲击力。因此,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雕饰图案题材,在保留其视觉规律、线条、技法等基础上,可通过概括的笔触对其进行夸张提炼,提炼出符合时代审美的设计元素。2.4.3重构再设计重构再设计是指将现代设计思潮加入产品方案的设计构思中,从造型形态、材质搭配、结构形式、功能表达等方面进行创新,在表达木雕艺术表现力的同时增加一些现代符号,对滇西北木雕艺术符号进行重构再设计。

  设计定位于书房家具设计开发,包括书架、书桌、书椅、边几四款家具。选取滇西北传统木雕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三种雕饰纹样——云纹、草龙纹和草凤纹[13],并融入白族建筑民居“三坊一照壁”、格子门、扎染、彩绘等设计元素,对其进行提炼与重构[14],从造型、色彩、图案、功能、材质搭配等方面进行设计创新,目标是设计出既符合现代简约审美需求又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现代产品,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书房增添新的文化气息。

  照壁在白族文化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三坊一照壁”是白族民居中最常见的组合形式。书架是书房家具的视觉主体,其设计构思和设计效果如图1所示。造型上,以线条勾勒的形式提取照壁的外框框架,采用高低错落的艺术表达形成书架正立面造型。色彩上,采用白族崇尚的白色与扎染艺术中的蓝色进行色彩搭配,同时将红色作为点缀色,丰富产品的色彩效果。装饰上,选取滇西北木雕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草龙、草凤雕饰纹样,通过对其简化提炼后用于书架的装饰部位。材料上,以人造板材为主材,搭配使用玻璃材质,通过材质对比形成造型上的点、线、面层次感,以增添书架的现代感[15-16]。

  该款书桌的设计继续沿用白族建筑造型,以线条勾勒的形式对其进行变形和拆分,形成书桌的立面外观造型,其设计构思和设计效果如图2所示。色彩上,运用白色、蓝色、红色三种颜色进行搭配,以白色为主色调,桌面和把手运用蓝色,中间抽屉的装饰部分运用红蓝搭配,体现民族风格。装饰上,通过对草龙、草凤纹样进行简化提炼后用于书桌的装饰部位。功能上,书桌桌面、侧面框架和底部围合处均可实现书籍摆放和收纳功能。材料上,以人造板为主材,搭配使用金属和玻璃材质,打破单一材质的沉闷之感[17-18]。

  书椅也是主人常用的家具,其表面美丽的木材纹理加上精致的木雕装饰,能增添艺术魅力,体现主人的品味与气质,其设计构思和设计效果如图3所示。造型上,靠背采用简化提炼后的白族建筑型式,配上细圆柱,使得整体造型圆润轻巧。色彩上,蓝色与白色相间搭配,坐面、靠背上方和扶手上部运用蓝色,靠背上的草龙、草凤纹样为白色,结合白族扎染艺术,用红色点缀纹样下方图案,体现民族文化气息。

  边几设计构思和设计效果如图4所示。以木雕中的花窗为设计原型,通过对其装饰图案进行简化变形提炼,形成圆形桌面和三角底部造型,突破传统的造型形式。色彩上,以蓝色和白色进行搭配,整体风格清新亮丽,别具一格。装饰上,以简化提炼后的云纹做为边几的台面装饰,搭配使用亚克力材质,给人通透灵动之美,极具艺术审美价值。

  古典家具是指样式偏古典的家具,中国古典家具多为明代、清代时候的样式,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收藏价值的旧式家具,另一类是仿明清式家具。旧式家具主要是指明代至清代期间制作的家具,此时期为中国古典家具制作的巅峰时代,此部分家具具有相当高的文物价值;而仿明清式家具主要是由现代技术工人继承明清家具的制作工艺,从而再生产与销售的古典家具[1]。

  2.1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在当前背景下,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冲击,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民族最为独特精神标识。2017年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已经明确指出通过扬弃继承和转化创新来大力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使之与当代文化、现代社会相协调,提升传统文化生命力与影响力,谱写中华文化新篇章[3]。古典家具担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角色,决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承的“仿制”层面,还必须要不断面向现代化的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推动家具产业的发展,形成不竭动力。对中国古典家具的现代化创新是传承中国文化与体现民族特色的需要,更是发展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重要途径。2.2时代的召唤。中国古典家具的发展由于一直停留于明清时期,而此种断流现象还未得到实质性改变,故家具在内容、形式及功能上都还比较单一、古朴,难以满足现代人们多样化的生活家具只有与新时代工业文明同步,才能承载这一时代的中国文化内容,给后人留下新时期的烙印。古典家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世的珍方式与个性化的消费心理需求[4]。如古时候的家具并没有现代陈列视听设备的功能;没有现代舒适的沙发;体量庞大、固定结构的架子床、罗汉床既不便于搬运,也不适合现代高层住宅小空间的陈列等问题;特别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众多工业产品都搭上了“互联网+”和“智能化”这趟高速列车,这就更加需要现代家具设计者和生产者对古典家具的造型、功能、结构、材料、生产工艺与设备及营销模式等各方面进行现代化创新设计。2.3木材资源的限制。中国古典家具的用材一直以珍贵的红木等硬质木材为主,由于其生产周期长且多年来遭到大量砍伐,可利用的资源已是相当有限,根本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故古典家具的现代化创新仅仅局限于在形制或者装饰特征上是不够的,必须要从原材料方面进行创新,即探寻符合时代需求并能够替代红木或能与之完美结合的新型现代材料已经迫在眉睫。2.4现代科技的推动。中国古典家具的生产以手工制作方式为主,生产效率低下,生产工艺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环境中,远远不能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而生产手段的现代化程度决定了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是传统家具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致胜的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5]。中国古典家具在现代化创新发展方面,必须大量引用现代生产设备,逐步改变以手工为主的传统生产模式,向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模式转变。古典品,为中国家具史中的瑰宝。然而,采用传统手工生产方式制作的古典家具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与全球化、信息化的冲击下,由于其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珍贵木材消耗量大、无法满足当今主流消费群体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在面对着如此丰富的传统古典家具文化遗产,如何去继承、发展及创新,并设计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家具已经刻不容缓[2]。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就是人性化设计思想,是指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基础上的强调精神与情感需求的设计思想。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的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在原始社会合伙农业社会,产品制作虽然缺乏人性的思考,但每一件物品,每一个造物过程都在无意识地探寻人性的根本。工业社会平民化设计思想的出现,功能主义的设计思想又为人性化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现代主义的反思,从“形式追随功能”到“形式追随情感”又进一步促进了人性化四设计思想的发展。人类功效学的发展又使人性化设计更加科学。在后工业社会,形式的非物质化和功能的超级化,使得设计的重点能不再是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越来越关注关系、注重人机对话的关系、产品和服务的关系。

  建立在物理层次关怀,心理层次关怀,人群细化关怀基础上的人性化设计又表现为人情化设计,个性化设计和人文化设计的思想。

  人情化的设计力图将“人与物”的关系转化为类似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设计应满足使用者的情感需求。人情化设计建立在产品功能的满足和对人体物理层次关怀的基础之上,人情化设计还可以通过怀旧中国风格的产品而实现,或通过体验的形式而获得满足。人情化设计应满足人类最善意的情感需求。

  个性化的设计思想是需求通过产品的个性化而实现对不同消费群体或个体的个性需求。个性化既可指品牌的个性化和产品的个性化,前者是指个性风格品牌及其背后包含的消费者年龄、文化层次和社会地位的细分。后者则指为具体的个别的人制定的个性化产品,消费者参与设计的人性化设计。

  人文化设计是在生活方式文化与艺术文化日渐融会,大众文化与艺术文化日益沟通的前提下,作为创造生活方式的家具设计也越来越与艺术联姻。体现文化特色与与蕴涵人文精神的产品则是人文化设计的具体表现。

  在工业社会由于过分强调人的生存与需求,而忽略了自然界的生存与保护,因而导致了全球范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因此在提倡以人为本的同时还应强调以自然为本。要关心自然,爱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在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要维护地球基本生态过程。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经济发展会过量消耗自然资源,过量排放废弃物,可能损害再生资源的持续性和环境的持续性。

  经济的可持续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也需要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为支撑,即要以长远的观点和整体性的观点来看作发展。

  家具设计不仅是设计产品,更是设计生活方式,设计消费方式,同时也是策划家具企业战略,谋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也是从事家具设计的基础理论。

  家具造型设计的优劣往往由形式美的法则来衡量,诸如对称、节奏、均衡、比例、对比、韵律、变化、统一等,这是家具设计(包括其它产品设计)的一般常识。

  在现代家具设计的创作中,设计师们似乎越来越关注家具的形态设计,因为家具形态不仅是设计师情感意识的传达媒介,而且也是家具设计师独特设计风格的体现。于是乎家具设计形态的确立自然便成为家具设计的首要问题,因为这种形态的确立,关乎于家具设计的造型、色彩、质感,以及风格与流派。下面我们分别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从世界家具发展状况来看,现代家具的设计正趋向技术上先进、工艺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款式上美观、使用上安全等方向发展。在我国,当今的家具设计界越来越认同并接受一种新的设计观念:新家具的设计就是设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休闲方式、娱乐方式……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对家具的功能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这一理念有更多、更深的理解。现代家具正朝着实用、多功能、舒适、保健、装饰等方向发展。因为现代人对家具的需求已不仅仅是停留在实用的层面上,人们更多追求的是家具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精神满足,他们需要的是有时代特征的并能满足自身心理诉求的家具产品。

  我们知道,家具设计是物质和文化的载体,而家具形态又是传达信息的载体,家具设计师在创作中,时常会运用独特的造型语言进行形态上的设计。譬如对造型的分割与整合、材料的选用与开发,功能与结构的创新与利用等。其实说到底对形态的关注,就是对消费者情感意识的关注。

  在一定的情况下,许多家具设计因功能及特征的不同,造型也各不相同,造型的特征有时可以显示出不同的消费群、使用功能及使用环境。

  儿童的家具设计追求的是简洁、稚嫩的造型,鲜艳、活泼的色彩,整个造型体现出一种俏皮、可爱的卡通特征。

  中老年人的家具设计在造型上注重沉稳、端正,素色、雅致的色调,整个家具造型尽可能地呈现出一种安祥、静谧的环境特征。

  青年人的家具设计在造型上崇尚的是前卫、时尚,张扬的、个性化的色彩,反映出青年人的潮流意识和情感需要。其实,在引导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家具造型上这种暗示其实是无形的,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决定和影响家具造型语言的不只是家具的自身功能与特性,更为重要的是消费者对于家具功能外的心理感受与情感追求。对于家具设计师而言,要准确把握家具消费者的普遍心理,并将其运用在具体的家具设计中,使家具具有一种暗示消费者的特征,即家具的针对性。这种暗示是以家具自身造型为语言特征的。一款好的家具造型设计,要能鲜明地体现出它的功能用途及特性,这是作为家具造型设计的根本目的与设计方向。

  家具设计师不仅要运用形态与质感来表现家具设计的风格,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色彩来表达设计的情调,他们时常从丰富多彩的自然色彩中去提炼、概括,并根据所设计的内容,用色彩语言组成一定的色彩关系,并且利用色彩的适当布局,形成韵律感和节奏感,使其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传递出一种情感,从而达到吸引和感染消费者的目的。

  家具设计的色彩必须考虑各种不同环境下的功能特性,以及不同人群对不同色彩的喜好。消费者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家具色彩喜好的差异: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差异、气候环境以及特定时期的流行色,常常体现出不同人种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社会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家具设计师只有深刻把握住色彩的特性,才能有助于家具设计的色彩运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传统文化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朝着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中国的传统纹样作为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其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纹样在家具设计中最常出现在传统家具的设计上,而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在,需要我们将中国传统纹样运用到现代家具的设计中,让中国现代家具的发展建立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这样才能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中国现代家具的发展是伴随着中国的历史而形成的,它既是中国历史发展轨迹的延续,也是中国文化的另一种表现。现代家具设计的发展是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反映,也是中国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不断的创新优化来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时满足人们对家居环境审美格调提升的要求。现代家具设计的发展现状在形式上不再是一味追求传统家具设计的对张等艺术设计手段对人们生活中所熟悉的现实或传说中的具体事物进行创作,从而得到的新图案造型[3]。根据具象纹样的具体内容又可以分为动物神兽类、花卉果木类、器物宝物类、人物神祇类等。其中的动物神兽类纹样是指由现实存在或人们想象中的神兽飞鸟延伸而来的纹样,如饕餮纹、凤纹(图1)、龙纹、鱼纹和象纹等,通常赋予了吉祥寓意和哲理观念。花卉果木类的纹样题材多种多样,且这些花卉果木类纹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具有不同的意义和特点,如菊花纹、牡丹纹(图2)、莲花纹、石榴纹等。器物宝物类纹样大多是由各宗教的器物纹样和具有吉祥寓意的云纹样组成,如博古纹、如意纹(图3)、云头纹、八吉祥纹等。人物神祇类纹样多是具有独特意义的人物形象或场景延伸而来的,如飞天纹、农耕纹、婴戏纹、八仙纹等。2.1.2抽象纹样抽象纹样多是由简洁的线形构成,呈现几何式的视觉效果,线条通常规则流畅,纹样大多是讲究对称、匀衡、称美,而是讲求在对称中寻求变化,将传统的对称美进行新的诠释,使现代家具更加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需求[1]。对于现代家具设计的装饰,是在保证家具功能性的基础上赋予其文化内涵,不再是像传统家具一样简单地追求视觉美,而是将传统历史文化元素与现代家具的装饰美相结合,使现代家具有更深层次的美感。随着现代家具产业发展越来越快,传统纹样作为传统历史文化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逐渐开始融入家具的设计中,传统纹样与家具设计的结合不仅让家具拥有美观的外在表现形式,还使家具具有了传承的意义[2]。所以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利用中国传统纹样使家具融入时代特色是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

  在家具设计中,传统纹样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具象纹样和抽象纹样。2.1.1具象纹样具象纹样,是把人们通过扭曲或夸变化,疏密得体,并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原则性[4]。抽象纹样也是由具象事物演变而来,是具体事物由写实到象征、由复杂到简单、由形到线的创造结果,每一种抽象纹样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家具设计中常见的抽象纹样有万字纹(图4)、拐子纹(图5)、带状纹、回纹(图6)、螺旋纹等。

  2.2.1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崇拜中国的传统纹样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对自然现象的无法解释,开始有山河神灵的传说,人们也开始创造“避凶趋吉”的吉祥文化,进而有了图腾、图案和纹样的产生,所以传统纹样往往会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崇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如具有福禄寿喜等象征的蝙蝠纹样(图7),具有自然力量象征的龙纹(图8),以及由龙纹延伸而来的拐子龙纹等。2.2.2宗教文化的融合自古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一直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如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等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由于传统纹样的创作来源是来自于生活,因此宗教对纹样的发展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纹样中常常会有宗教文化的融合[6]。如由于人们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许多中国传统纹样的内容选材都是来自佛教故事,常见的有忍冬草纹样、莲花纹样(图9)、玉鸟纹样等。2.2.3民俗文化的体现中国的传统纹样与民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民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民众的生活,也是民众生产过程的浓缩体现,因此许多有价值且有意义的传统纹样来源于民俗文化,人们常常通过借助纹样的创造来传达劳动人民的种种愿望和祝福。如“五谷丰登”“金玉满堂”(图10)等传统纹样,百姓借此表达对美满富裕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开始对现代家具中的传统纹样进行新角度的观望和体会,并对传统纹样有了与时俱进的审美需求,开始渴望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家具产生碰撞交揉[7]。2.3.1传统纹样的传承与创新每种纹样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内涵,当一个新的文明与传统纹样碰撞在一起就会产生传统纹样的传承与创新。当传统纹样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直接应用时,可以说是对传统纹样的直接继承,而将两种传统纹样或多种传统纹样进行新的解构或重组,继而与现代家具设计相结合,就是对传统纹样的创新应用与发展,同时是对传统纹样的一种积淀[8]。如将具有权威寓意的龙纹样,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和艺术手段进行主要造型提取,使之与现代家具的结构造型结合,使现代家具具有独特的造型形象,这就是对传统纹样的继承与创新发展。2.3.2装饰文化与民俗文化的传承我国的传统纹样不仅蕴含着各种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还包含着宗教、民俗、政治和道德等时代特征,能充分的表达新纹样产生时期的社会现象及民众的愿望。中国传统纹样的发展离不开装饰艺术的发展,同时也需要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支撑,装饰文化为纹样的创作提供了方向和手段,民俗文化为纹样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灵感来源和创作素材,所以在现代家具设计中传统纹样的使用也是对装饰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一种传承。2.3.3传统家具的继承与延续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现代家具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的变化与提高,人们开始特别注重现代家具的简洁设计,不再追求过于繁琐的装饰纹样。在人们对现代家具“品质”的要求下,传统图案在现代家具中的设计逐渐开始遵循传统家具“崇尚自然”的原则,即强调传统图案在现代家具原始材料纹理上的造型,同时将图案和家具造型结合起来,为现代家具创造出更加丰富的展现形式[9]。由此可见,现代家具的设计在多个角度上多少都带着传统家具设计的影子,这既是对传统家具的继承也是对传统家具的延续。

  中国传统纹样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传统纹样进行选取、变形、重组和概括,然后加上现代的工艺技巧来实现的,与此同时在将中国传统纹样融入现代家具进行纹样传承的同时,还要注意在传统纹样传承的基础上进行纹样的创新。

  中国传统纹样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其中不仅蕴含着当时百姓的生活场景和民间风俗,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崇敬与向往[10]。对于现阶段依然符合现代人们审美的传统纹样,我们可以直接将其运用到现代家具的设计中,将原始传统纹样与现代家具结合,使其碰撞出独具特色的家具之美。像传统纹样中的云纹、拐子纹、回纹、带状纹等简洁的纹样都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可以直接运用到现代家具的装饰设计和软装设计中,如桌腿或扶手处可以加入线条相对优美流畅的云纹,在现代家具的软垫、抱枕等软装上也可加入传统纹样的元素[11]。

  传统纹样的变形与重组是指在保留原有传统纹样的形态基础上,按照人们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审美特点,将传统的纹样进行适当的或简约,或夸张的变形处理,或在变形后进行重新组合等艺术设计,让新的纹样既与家具结合后具有现代的简洁基调,又有中国传统的特色神韵[12]。如现代家具设计中对中国传统纹样中的云纹的使用,在保留云纹原有的形态基础上,把云纹进行夸张或简约式的处理,然后在进行重新的组合排列,将其作为沙发或座椅靠垫的重要元素,再加上不同色彩的搭配以及沙发和座椅造型的变化,从而让现代家具提升现代人生活之美[13]。

  中国的传统纹样来源于厚重的华夏文化,不同时期的纹样具有不同时代的特色,或繁琐,或简约,但是随着时代潮流的快速发展,过于繁琐的传统纹样已经不适合直接运用在现代家具的设计中[14-15]。我们可以适当地忽略部分繁琐且不适合当今审美的纹样内容,抓住传统纹样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华部分进行概括提炼,将传统纹样赋予现代化的审美,然后将其融入现代家具设计中,从而使现代家具的设计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富有现代美感[16]。比如现代家具设计中使用葫芦纹元素时,可以删减细部的繁琐,对原本的葫芦纹整体造型进行概念提炼,将葫芦纹样的上下两个不同半圆的特色提取出来,然后在考虑家具特点、色彩搭配和纹样构图方式等因素下,将其造型运用到现代座椅的靠背上,并运用现代皮革软包的形式,这样的现代座椅既具备现代家具的简约时尚特色,又集舒适感与一体,并带有传统葫芦纹样的福禄寓意[17-19]。

  压花主要是利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对植物材料进行脱水、保色、压制和干燥等处理,将其制作成平面花材,以此为基础,根据材料的质感、色彩和形态将其制作成具有实用性和观赏价值的艺术作品。压花艺术主要使用天然材料,借助自然色彩,以再创作艺术的形式将自然魅力完整体现出来。由于材料具备不同形态,所以组合在一起形色和物质存在一定差异,在创作中融入创作者的主观意向,通过不同布局和构想展现作品的神韵和趣味,可充分体现现代人环保、健康和时尚的生活态度。家具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民俗的相关载体,能够充分对不同民族生活习惯进行反映,是一种记忆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下主要对压花艺术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压花起源说法较多,大部分人认为它是从“植物标本”分割而来,相关研究记载,在英国皇家植物园中保存的橄榄叶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标本,出土于公元前305年的一座埃及坟墓中,发现至今已经有两千三百多年[1],世界各国均有压花艺术,在19世纪后半叶的英国上流社会非常流行。20世纪50年代该艺术在日本盛行,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才开始推广该艺术,20世纪90年代该艺术在中国大陆广泛推行,其中四川、云南、福建、广东等省还开设了压花农场。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普及该艺术,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还举办过压花大赛[1]。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花卉和绿植,不同绿色植物的生命感和美感各不相同,其自身带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觉意识,能够充分体现绿色植物的自然性和环保性,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与各种生活用品结合不仅是一种创新的体现,还能够为人们日常生活增添丰富艺术感。例如在常见的木门上应用压花艺术能够充分融合木头与自然的亲切感,带给人们一种时尚简洁、浑然天成的自然生机感。艺术设计应该将其自然和环保理念体现出来。

  在我国,将压花应用在现代家具中的案例不多,据相关报道记载,我国在2016年才首次展出带有压花的家具。2016年5月世界月季洲际大会暨第七届中国月季展在北京顺利举行,该次展览中举办了一个以“月季之魅”为主题的压花大赛,华南农业大学的陈国菊教授带领团队制作的压花家具受到了广大嘉宾的好评,如图1。

  创作压花之前首先需要处理相关材料,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采花、压花和收花。每一幅作品都可以表达出一个主题,在确定制作主题之后,可以根据主题内容选择合适的形态、色彩和纹理进行搭配,确定设计步骤。在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压花艺术,这一步骤根据构图形式可以分为6个过程:抽象式、国画式、风景类、图案式、插花式和写生式。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尊重植物原本的色彩,使其自然变色、褪色,待其色彩变换稳定之后,借助选定的背景处理植物色彩,例如水墨法、粉彩法等,根据创作设计条线合适的制作方法制作工艺品,比较常见的制作工艺如图2。

  家具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能够充分反映人们的审美水平。手工操作能够展现创作者的情趣、品味和修养,将其应用在家具制作当中,能够充分将传统文化和环保性、美感等进行融合,是现代人热爱生活的一种创新体现[2]。3.2.1压花艺术展示性与家具实用性结合压花主要展示自然的生命和魅力,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人生和自然向往的一种媒介,是人们借助自然花草美化生活、修身养性的一种体现。这一艺术图案的大小、形状和面积等能够对其构图产生直接影响,而构图对这一艺术十分关键。从国内外各大家具成品中可以看出,柜体类家具、桌椅类家具以及间隔类家具比较适合应用该艺术。3.2.2压花艺术的趣味性运用将压花粘贴到木材上的方法较多,例如应用工艺花溶液、薄纸花封贴印、粘着剂和透明花胶片等都可以实现。在储物柜的应用如图3,该柜体为方正立体造型,全身为桦木打造,木屉面板厚实光滑,很适合压花制作,选择飞燕草、美女樱、铁线蕨、玫瑰花叶、叶上黄金、龙船花和月季等植物进行搭配,设计图案,最后使用小排笔蘸胶水从底层、中层、顶层来刷胶,对花材进行固定粘贴,刷胶的时候需要注意等待一层胶水干燥之后才可以刷第二层胶,不可操之过急[3]。刷胶之后花卉能真实地呈现在木柜之上,而且选择花草均为盛开状态,极具艺术价值。图3储物柜的压花实例3.2.3压花艺术的文化内涵运用花朵自身具有非常独特的习性和生态,非常美丽,在我国传统审美中,花的性格、神气、质量、光彩和香味能够对其品味高低起到决定性作用。我国在宋朝的时候就开始研究花性和花品,并且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元朝受到宋朝的影响也存在借花言志的现象,花成了历朝历代延伸最广的“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花具备不同的“花语”,其中蕴含着不同的精神、情绪以及意义。例如人们常说的花中“四君子”的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的梅、松、竹等,千百年来一直深受广大文人雅客的喜爱,常用来比喻人格品性。该艺术主要的媒介就是花,利用人们的慧心和巧手将花材作为植物生命表现发展到最高点,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竹”是生命弹性的象征,其主要品质为弯而不折、折而不断,常被人们用来比喻柔中带刚、具有虚心品格的特性。在现代家居中应用“竹”作为材料是可视化表达的一种体现,竹餐椅如图4。图4中,构思设计过程中借鉴单人椅的造型,选择轴对称布局突出轴线,对椅子进行线条、雕花等细节处理,制作工艺十分精细。设计原则以简约为主,保留主线条,在椅背位置展现出竹子通直可弯的自然特点,结合周围环境特点重塑竹子颜色,搭配青色的靠背和坐垫,展现出青春活力的感觉,又能体现竹子的灵动感。由此可见,在设计家具的时候结合环境与绿植制作压花工艺能够巧妙地展示出独一无二的视觉体验感,整体提升家具的品格。

  压花不仅是一种工艺作品,还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体现。家具承载着人们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家具制作过程中融入压花艺术能够更好地展现家具设计理念,满足现代人的生活追求和审美,同时还能够强调个性化家具设计带给人们的体验感。当前诸多设计师开始追求回归自然,将压花艺术应用到现代家居制作当中,并融入人文个性,能够充分展现出一个人的生活情绪,体现家具的灵动感。压花艺术在未来家具设计中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对拓宽家具设计的渠道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