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电竞:马未都 发掘古典家具的生存规律
发布时间:2024-02-05 16:50:52

  古典家具究竟有哪些独特的魅力?今人对古典家具的理解是否正确?那些流传了数百年的老家具有哪些价值?现代人又该如何守护这些古人传承下来的家具文化……记者采访了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带我们走进古典家具的世界,追寻古典家具的生存规律。

亿电竞:马未都 发掘古典家具的生存规律(图1)

  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家具在不同时期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最初的“席地而坐”再到“垂足而坐”的演变,从低矮家具向高型家具的转变,最后在明清时期,古典家具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最辉煌的巅峰时期。可以说,家具在演变过程中,有着它独特的生存规律,而这些规律也在历史的烟云中逐渐被尘封,现代人并不能准确地理解家具为何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马未都告诉记者,欧洲人有着垂足坐的习惯,是因为欧洲地区气候较为湿冷,气候条件使他们高坐起来。而亚洲人由于气候相对干燥,则形成了席地而坐的起居习惯。魏晋南北朝时期古典家具,高型家具才出现,在此之前,我们的祖先都是席地而坐,所使用的家具也是一些低矮家具。

亿电竞:马未都 发掘古典家具的生存规律(图2)

  根据古书的记载,古人有跽坐、箕踞等不同的坐姿。箕踞则被视为最不礼貌的坐姿。《礼记?曲礼》中也有“立毋跛,坐毋箕”的说法,箕踞就是两腿张开,平放而直伸,像簸箕一样的坐姿。马未都先生说:“当你要了解家具的时候,首先要了解中国的服饰史。”箕踞之所以被视为不礼貌的坐姿,是由当时的服饰决定的。“因为在汉代,古人所穿的是套裤(无裆裤),而不是连裆裤,箕踞就显得很不礼貌,所以,古人一定是跪坐,衣服就盖下来了,将下半身遮住了。”由于我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我们从席地而坐转变为垂足而坐,从而制造出适合我们起居习惯的高型家具了。

  另外,古典家具有很多值得探究的东西,有时从字面上可以发掘家具背后的知识。以“椅”字为例,最初的写法是“倚”,有倚靠之意。到了宋代,随着木质家具增多,这个字的写法便逐渐变成木子边的“椅”了。而“凳”最开始就是用来踩踏的,如上马凳,所以凳子是没有方向性的,四面都可以坐,而椅子则是有方向性的。“这就是家具在发展中的一个过程,每件家具都有它的生存道理,今天我们希望找出家具的生存规律,为未来的中国家具画出一幅蓝图。”

亿电竞:马未都 发掘古典家具的生存规律(图3)

  马未都向记者表示,他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够真正认识到中国家具存在的合理性。所谓家具存在的合理性,不只是我们熟知的紫檀、黄花梨的家具。很重要的一部分家具是大量的民间、乡间使用的家具,俗称柴木家具、漆木家具。这些存世500多年历史,甚至是六七百年历史的家具,无论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宝座,还是乡间不经意的一个马札,它们构成了中国家具的洋洋大观。当这些家具汇集到一起展览时,我们才能感受到中国家具的魅力。事实上,中国家具的魅力不仅是指质感,如紫檀、黄花梨等贵重木材所呈现的质感,更重要的还在于家具的造型,例如,家具以什么样的造型存在于世,用什么样的造型带给人某种享受,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马未都表示,中国家具的制作原则是尊严第一,舒适第二。在家具的设计中,首先先考虑的是人的尊严问题,然后才考虑舒适度的问题。而西方人则恰巧相反,这也是西方家具的曲线比东方家具多,高度也比东方家具矮的原因,这是西方人追求的结果。这也是中国家具与西方家具的区别之一。

亿电竞:马未都 发掘古典家具的生存规律(图4)

  我更希望中国人在当下衣食富足的情况下,更关心自己的精神生活。而现在的老百姓常被误导到家具以外的东西,大部分人都在强调买完东西是否会升值,这很麻烦,因为他会忽略艺术本身带给他的感受。

  当然,马未都也希望目前有点跑偏的家具市场能够重新正正视家具的存在,让一些没有能力的人能享受到我们古代灿烂的家具文化。他更希望将来会有一些厂家用很便宜、大众的木材去制作造型经典的家具。而今天往往是用很昂贵的材质去做很经典的造型去卖很昂贵的价钱,但这个价钱不是普通百姓能够享受的。“我希望中国的传统家具文化精神能够汇集到每一个中国人身上。”

亿电竞:马未都 发掘古典家具的生存规律(图5)

  马未都:今天所做制作的家具,要么是一味地复古,作为藏品收藏起来,要么就是一种假象的、毫无原则地对传统家具进行改造,而这些改造在我看来,无一成功,而且远离了过去的成就。今天很多设计的所谓的明式家具,没有把过去所谓好的东西发扬光大,而是按照今人的某些理解,狭隘地去做了一些自以为成功的家具,让我看连最基本的设计思想都没有。只是在自我意识下改掉一些比例关系,自认为这是一种创新,在我看来却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不幸的是,当今社会在家具原创当中,愚蠢的行为大于精明的创造。我们希望这么精明的中国人应该在这样一个时代能有一种精明的创造,对世界是有贡献的、有感染力的。我们希望有一种不愧于我们民族文化的新的家具文化能够重新诞生。

  马未都:我认为一个好家具的成功是在它简单制作的成本之上,有社会学、文学、美学,乃至哲学的考虑,这些考虑全部运用当中,才能使家具高出一个层次。明代家具的辉煌是建立在宋代的基础上,而且明代家具是有很多当代的顶级文人参与制作的。而我们今天的顶级文人很少参与到家具制作当中,可能很多文人也看不上这种工艺。这跟过去的文人很不一样,比如明代的大文人文震亨、屠龙等,他们所著有关文物的书籍,对家具做了比较经典的点评,而今天做这样的人几乎没有。

  马未都:在物质与精神方面,家具是一种非常好的结合物,首先它不是短期消费。一般的家具,尤其是心仪的家具会跟随一个人的一生,甚至是几代人。所以,在历史上所赋予它精神层面的东西就会很多,但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捕捉到的。比如官帽椅和圈椅的区别,官帽椅和南官帽椅的区别,官帽椅和玫瑰椅的区别,而这些区别为何会产生,这些椅子在过去家庭生活中摆放的位置有那些区别,为什么在古典文学中有的椅子要着重去描写,这都代表了一种人文精神。例如,在《金瓶梅》中,李瓶儿“独独安了一张交椅,让西门庆上坐。”事实上,交椅是权力的象征,也表示了对西门庆的尊重。在这里,交椅强调了它文化的、精神的需求,如果随手就拿一张椅子,那么,语境和情景就不一样了。因此,在古典文学中,对家具都有恰如其分的描写和使用方式。如在屠龙的《文具雅编》、文震亨的《长物志》、李渔的《闲情偶寄》等书中,都有类似的描述,譬如一些家具搁在这儿合适,换一个地方就俗了,这些都是今天的人所不知道的。今天的人不会因为一个椅子摆的位置不一样,就变得俗了。而我们会认为如果椅子是雅的,放到哪里都是雅的。但古代文人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摆在什么位置是雅的,换一个环境就是俗的了,这种精神上的追求,不是今天随便一个人所能理解的。这需要很深地介入到家具的领域里,可能还需要补充其他门类的学问,才能清楚地感受到古人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