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电竞:古典家具十篇
发布时间:2024-02-04 18:19:23

  法国的时尚生活方式表现在建筑、室内装饰、家具和装饰品、服饰和饮食等诸多方面。许多年来,无论是欧洲大陆国家,还是隔海相望的英伦三岛,甚至是美洲诸国,都无一例外地受到法国时尚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以致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法国的就是贵族的,就是时尚的,就是高雅的这样一种概念。法国时尚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国历代能工巧匠创造的各式精美家具。法国在历史上不仅是“巴洛克”、“路可可”、“新古典主义”等各种风格古典家具的最主要生产地,而且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也是反传统的“装饰艺术运动”风格家具和装饰品的主要生产地。

  与大工业成批生产的现代家具相比,古董家具不仅仅是数量稀少、制造精良,也不只是由于它的不可再生性而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载体,它还能使社会富裕阶层保护艺术品,令保存人类文明的历史使命得以实现。在人类历史上,国家公共博物馆的出现并不久远,大部分艺术品都是靠家庭保存下来的。

  高古风格(主要为哥特式,12至15世纪贵族家庭用家具)。“高古时期”哥特式家具的产生深受12至15世纪欧洲建筑风格的影响。这一期间法国的古堡、教堂都属于这种风格,其中最有名的有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家具基本上是以欧洲本土红橡木、胡桃木为原料,在装饰部份,如柜门、椅背、柜檐,则是模仿建筑物和门窗,屋檐和立柱。

亿电竞:古典家具十篇

  文艺复兴风格(15至17世纪王公贵族用家具)。文艺复兴式家具也是在当时建筑风格的影响下产生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崇尚希腊、罗马的古典主义,建筑物讲究庄重、古朴、比例严格,并装饰大量的古希腊神话人物雕塑。法国凡尔赛宫可称为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经典之作。文艺复兴式的家具也充分体现了这种风格和特点,同样讲究比例严谨、造型对称,以及使用细致精美的雕刻,原料基本上也是使用欧洲本地木材。

  中国古典家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的沉淀,已形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体系。人们很难用言语来表达其艺术的持久和独特。从神秘威严的商周青铜家具,到写实精练的秦汉漆木家具;从丰满华丽的大唐壶门结构,到典雅柔美的宋代框架结构;从简练秀丽的明式风格,到繁琐富丽的清朝家具这一恢宏的演变过程,与民族文化、审美观念的发展与更新密不可分。古典的意义、古典的概念,已经包含了成熟与完美、高贵与经典。历史与文化的辉映,令古典家具珍藏再久,品位依然至上。它将历史与现实遥遥相系,继续成为现代艺术的标准和典范。

  要谈审美,就要先从美学谈起。就美学研究的内容来说,美学首先要研究的是现实存在的美,即现实美。现实美既是美感的基础,又是艺术美的源泉。艺术美也是美学所研究的对象。对美的认识只能是美的存在的反映,是客观现实的美作用于人的感官和意识的心理或精神的活动。

  现实美包括自然美与社会美。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或自然界中的美。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美的事物和现象,称为自然美。社会美即指社会生活中的美或社会生活中的美的事物或现象。艺术美是艺术家根据现实生活进行创造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体现出来的观念形态的美。[1]

  家具作为一种实用工艺,具有实用因素与审美因素相统一的特点;由于实用性对审美因素的制约,实用工艺的艺术语言主要是造型,而造型的塑造受材料的制约。可以说创造家具的美应该因材制宜,因材而异。

  家具的自然美按照其定义来说,一般是指家具不加装饰,不刻意人为的本身自然的美,多为家具材料的自然美。长期以来,中国古代遵循“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至质至美”的艺术传统。强调天然材质的审美格调,正是江南文人长期津津乐道的“以醇古风流”为根本目的的追求。[2]

  硬木是中国古典家具对所采用的各类优质木材的统称,常见的有紫檀、花梨、黄花梨、酸枝、铁梨、乌木、鸡翅木等,主要生长于南洋一带。进入中国以后,这些热带木材很快就被蓬勃发展的家具制造业所吸收。硬木的优点,首先是纹理、色彩的自然美,如黄花梨、鸡翅木等色泽美丽,紫檀、乌木则沉稳庄重,瘿木还可天成山水自然之景;其次是木性稳定,加工性能好,抛光面光洁,耐久性强。用这些木材制作的家具多利用木质本身的自然色彩,很少雕刻花纹。家具的边角处多刻出线条,既增加了美观效果,又不破坏木质纹理的自然特点。这些特点都构成了家具自然美的因素。

  木材种类不同,其相应的自然美也不同。如紫檀多呈紫黑色,木质坚硬,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尤其是它的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而美观。花梨木色彩鲜艳,纹理清晰美观。我国自唐代就已用花梨木制作家具。颜色由浅黄到紫赤,一般用此木做的家具通体光素,不加雕饰。鸡翅木较紫檀、花梨更为奇缺。据《格古要论》介绍:“鸡翅木出西番,其木一半紫褐色,内有蟹爪纹,一半纯黑色,如乌木。”由于鸡翅木木质纹理另具特色,匠师们在制作家具时反复衡量每一块木料,尽可能把纹理整洁和色彩优美的部分用在表面上。优美的造型加以色彩古艳的木纹,这样的自然美能使家具增添浓厚的艺术韵味。

  中国古典家具作为人类劳动的结晶,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风俗习惯等决定了家具的内涵与造型;另一方面家具也是文化的见证和缩影,它是一种生活方式,蕴含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因此家具审美中社会美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同的社会,其社会因素、地域因素、民族因素、文化因素都有其特点,因此所形成的审美观念也各不相同,家具的社会美当然也随之变更。

  商代是一个崇拜巫术美的时代,因此商代的青铜家具,造型上运用对称、规整的格式和安定、庄重的直线,体现一种神秘的美、凝重的美。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一时期的家具集当时科学技术、哲学、艺术之大成,反映出当时的文化内涵,虽然原始简单,但是却充满着一种激情美、浪漫美、人生美。

  汉代仍然是席地而坐,室内生活以床、塌为中心。与先秦世道比,最大的特点是礼教含义退却,使用功能增强。“非壮丽无以重威”作为整个时代的审美观念,因而汉代的家具,整体上具有一种气势美、壮丽美。

  唐代江山一统的局面给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初唐时蓬勃的进取精神和恢弘远大的理想都是在长久压抑之后一种热情的迸发。在这种文化状态下,追求雍容大度、华贵富丽的审美观念以及中西艺术的兼容并蓄,使唐代的家具体现出华丽的美、丰满的美和多元化的美。

  宋明理学,给宋代和明代的审美观念都带来广泛影响。但在审美特色上还各有不同,宋代家具,是一种清淡的美、含蓄的美,而明代的家具,则有一种成熟的美、精致的美。

  清初之时,尽管在家具上的创新不多,但在开国之初,统治者以既开明又保守的姿态面对一切,体现在家具上就出现了尺寸扩大,形式守旧的特征;但随着政治的稳定,社会的繁荣,体现在家具上的追求,一是体积加大,二是装饰一味趋细趋腻。总的来说,清代随着统治阶级从强盛走向衰落,审美观念也和家具一样,在珠光宝气、繁缛堆砌的后面,暴露出一种畸形的、病态的美。

  中国古典家具的起源和发展始终保持着中华民族的特色,始终遵循着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关于审美的价值标准。有了这样的审美标准,才会有家具如此富于内涵的社会美。

  1.儒家的美学价值观。儒家作为孔子开创的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意识形态,上袭远古文化,下开封建社会的正道。儒家美学的中心概念即是“中和之美”。中国的宫殿建筑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而向两边对称展开的形式,集中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中和之美。中国古典家具是由仿古建筑的木构架结构组合而成,其对称和谐的形式也由此衍生而来。

  以“和”为美,就是在进行审美创造和评价时要具有整体意识,“和”而不“分”。《论语》中说:“克己复礼为仁。”“仁”是一种天赋的道德属性,将道德观与审美结合在一起是儒家美学的最大特点。《论语》中有言“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矣’。”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认为韶乐不仅符合形式美的要求,而且符合道德要求,而武乐则不完全符合道德的要。可见,艺术包含了道德内容才引起美感。“美”与“善”的统一,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指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古代艺术家的心目中,“和”是宇宙万物的一种最正常的状态、最本质的状态和最具生命力的状态,因此也是最美的状态。

  儒家重“人文”,讲“人伦”,“圣王之道”的思想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因此封建社会中皇权至上,等级分明,男尊女卑是非常鲜明的。这在家具的使用、设计思想以及审美上也都有所体现。正如几在汉代是等级制度的象征,皇帝用玉几,公侯用木几或竹几。于是在几的制作方面、审美方面就要考虑其使用对象,也就与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相联系,有这样的历史背景才会有相应的审美情趣,美学思想。

  2.道家的美学价值观。道家文化作为中国本土的文化产物,与正统的儒家文化构成一种互补的关系。道家所尊崇的是天地万物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成之道。道家美学的一大贡献是为中国艺术提供了一种审美的境界,它的基本特征是“虚静”和“空灵”。道家重“天然”,讲“自然天放”,在家具设计上突出地表现为对家具的虚实、空间感、体积感、重量感的认识,以及对造型和尺度的把握,家具和人的亲和力的理解。例如明式椅靠背板的曲线,在功能上满足了人体靠坐时的舒适感,在审美上,则与中国书法的“一波三折”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各种直、曲线的不同组合,线与面交接所产生的凹凸效果,既增加了家具形体的空间层次感,又丰富了线条在家具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力。

  以一件木器家具为例来理解什么是家具的艺术美:木质材料优美的纹理是它的自然美;作为一件实用器物,为生活所必需,在社会生活中体现了一种美,即是社会美;家具的制作者、设计者,使它具有一种风格,具有精神功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可认为是艺术美。[3]家具是艺术与技术的杰作。

  中国传统美学含蓄而内在,强调境中之意,形中之神。意境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没有艺术形象就没有意境。而没有景情交融,就没有具有生动艺术情趣和艺术气氛的艺术形象。因而中国古典家具也强调家具在意境上的渲染作用,善于用写意的手法提取其他器物和建筑上的精华部分而加以简练和浓缩,表现的是一种含蓄深刻、着意于形的艺术美,营造某种艺术氛围,给人带来某种精神享受。古典家具中还常运用名人书画题材作装饰,表示某种雅趣,也有书画家作铭题刻后用来作为一种装饰的。如明式紫檀木文椅椅背有书画家周天球的题铭装饰“无事此,一日如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这种追求意境的思想展现了古典家具极其鲜明的艺术特征和高度的美学价值。

  从艺术美不可能把客观世界的现实美全部反映在家具里来看,现实美比艺术美有不可比拟的丰富性;但是艺术美高于现实美,可以补足现实美的种种缺陷。艺术美具有集中性。生活往往过于枯燥而不生动,过于分散而不集中,过于平淡而不强烈,过于复杂而不典型,过于平庸而不理想,只有通过匠师们的艺术加工才能把这些分散的美集中起来。艺术美具有永久性。昙花虽美,但总有短暂的一现之感;艺术美却不这样,它一旦被创造出来,就可能跨越时空,流芳百世。明式家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学者王世襄先生用“品”来评述明式家具的特点,得十六品,曰:“简洁、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秾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明式家具艺术风格实质上包括了中国文人的尚古情绪和对中国文化本体加以说明与肯定的期望。这样的艺术美怎能不恒久?

  古代匠师们于家具美的处理,不是一种偶然的结果,而是包含了自觉的构思,是艺术成熟的标志,尽管他们在那时还不知道近代审美心理学的成果,但他们牢牢掌握了审美课题,使我国古典家具始终沿着一条美学与力学,视觉效果与使用要求合理结合的道路发展。

  中国古典家具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中国古代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创造出具有东方风格的家具艺术,为人类艺术宝库增添了一份珍贵的遗产。通过分析古典家具的审美,对古典家具进行整体把握,联系背景,才能认识古典家具的真面目。 参考文献

  随着收藏热的升温,古典家具也和其它各类艺术品一样,大批的赝品充斥着市场,而且做假手法也越来越高明。部分利益熏心的投机分子,甚至不惜破坏珍贵古典家具原物,以骗取不义之财。古代家具的作伪现象,已成为每个家具收藏者、爱好者、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问题。现介绍几种惯用手法以供大家参考。

  以次充好现象主要表现在家具的材质方面。明清家具材质主要以紫檀木、黄花梨木、铁梨木、乌木、鸡翅木、花梨木和酸枝木制成。目前,广大消费者普遍缺乏对各类高档木材的认识,而投机者就利用这一点,将较次木材染色处理,假冒良木。如:将黑酸枝冒充紫檀;或将普通草花梨木染色处理冒充紫檀;或将白酸枝或越南花梨冒充黄花梨木,还有红酸枝木,若论木质不亚于紫檀,于是又有人将坤甸木、波罗格、缅红漆等说成是红酸枝木。以次充好的目的无非是利益驱使。因为这些木材的价位依其材质差异悬殊甚大(每种木材原料的具体价格请参阅《艺术市场》12期“故宫专家教你辨木材(一)”)。一般情况下,紫檀、黄花梨和酸枝木的纹理都很清晰、细密。凡纹理模糊不清的,或纹理粗糙的都应慎重对待。

  随着家具收藏热的升温,真正的明清家具原物已很少见到。又因广大收藏爱好者一味尚古,非要买旧的。这样就促使一些人专门到乡下收购古旧家具残件。经过移花接木,拼凑改制攒成各式家具。也有的古代家具因保存不善,构件残缺严重,也采取移植非同类品种的残余构件,凑成一件材质混杂,不伦不类的古代家具。

  之所以要利用常见古代家具品种改制成罕见品种,是因为“罕见”是古代家具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不少家具商把传世较多且不太值钱的半桌、大方桌、小方桌等,纷纷改制成较为罕见的抽屉桌、条桌、围棋桌。投机者对古代家具的改制,因器而异,手法多样,如果不进行细致研究,一般很难查明。

  利用完整的古代家具,拆改成多件,以牟取高额利润。具体做法是,将一件古代家具拆散后,依构件原样仿制成一件或多件,然后把新部件混合,组装成各含部分旧构件的两件或更多件原式家具。最常见的实例是把一把椅子改成一对椅子,甚至拼凑出4件,诡称都是旧物修复。这种作伪手法最为恶劣,不仅有极大的欺骗性,也严重地破坏了珍贵的古代文物。我们在鉴定中如发现有半数以上构件是后配,应考虑是否属于这种情况。

  为了提高家具的身价,投机者有时任意更改原有结构和装饰,把一些珍贵传世家具上的装饰故意除去,以冒充年代较早的家具。这种作伪行为,同样也是一种破坏。

  在普通木材制成的家具表面“贴皮子”(即包镶家具),伪装成硬木家具,高价出售。包镶家具的拼缝处,往往以上色和填嵌来修饰,有的把拼缝处理在棱角处。做工精细者,外观几可乱真。不仔细观察,很难看出破绽。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家具出于功能需要或是其他原因,不得不采用包镶法以求统一,不属于作伪之列。

  采用“调包计”,软屉改成硬屉。软屉,是椅、凳、床、榻等类传世硬木家具的一种由木、藤、棕、丝线等组合而成的弹性结构体,多于椅凳面、床榻面及靠边处,明式家具较为多见。与硬屉相比,软屉具有舒适柔软的优点,但较易损坏。传世久远的珍贵家具,有软屉者十之八九已损毁。由于制作软屉的匠师(细藤工),近几十年来日臻减少,所以,古代珍贵家具上的软屉很多被改成硬屉。硬屉(攒边装板有硬性构件),原是广式家具和徽式家具的传统作法,有较好的工艺基础。若利用明式家具的软屉框架,选用与原器材相同的木料,以精工改制成硬屉,很容易令人上当受骗,误以为修复之器为结构完整,保存良好的原物。

  然而,历史的存在却不会因为人们的疏于梳理与发现而被淹没,相反,它会以其曾经的强大与辉煌来回应人们对它的忽略。而西班牙古典家具正是这个现象的杰出代表。

  当我们将同一时期的欧洲各国的家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的话,你会发现西班牙家具在设计式样、使用材料、制作工艺以及表达主题上都与欧洲其他各国有着明显的不同。西班牙家具所表达的是一种既有欧洲文化特征,又有异国风情,并带有多元文化元素的结合体。倘若我们不从西班牙古老而奇异的历史进程中找寻答案的话,那么,就很难理解与解释这一奇特的现象。

  从公元前11世纪到5世纪,西班牙先后遭到伊贝洛族、塔尔提西奥族、腓尼基人、希腊人、凯尔特族的入侵。接着迦太基人、罗马人陆续侵入,西班牙成为罗马帝国的势力范围,现在的伊比利亚半岛各处还残留着古罗马的遗迹。

  公元6世纪到7世纪,西哥特人入侵西班牙并建立王国,到了8世纪西班牙受到了由渡海而来的阿拉伯摩尔人的统治。摩尔人在西班牙南部建立了倭马亚王朝。自此以后的700年间(至15世纪)文化席卷西班牙。在的统治下,西班牙虽地处欧洲却不像一个欧洲国家。公元10世纪,定都哥多华,并在此建立了300多个寺。摩尔人不仅给西班牙带来了无法回避的历史,而且也给西班牙带来了文明与摩尔人的生活方式,据说西班牙著名的斗牛活动就是由摩尔人引进的。

  阿拉伯人以他们的智慧创造并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带有特征的西班牙文明,使西班牙在两个多世纪里都是西欧的文化中心。

  正是因为西班牙十分独特的历史进程,使基督教文化与文化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了多元、神秘、奇异的西班牙文化。而这一切也充分体现在西班牙家居设计与家具制作上。

  文化元素在家具上的运用植物、几何图形都是造型艺术中常用的形态,在西班牙风格的家具上常常可以看到蔓藤花纹、动物以及不同类型的几何图案,从结构和模式上看主要是星星图案、交错的圈、正方形和多边形等等。

  铁艺的装饰作用很早就被摩尔人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最常见的就是运用到风格的建筑上。从当代摩洛哥家具中,也会发现大量的铁艺家具。比如:铁躺椅、铁座椅、铁艺屏风还有风格繁多的铁艺装饰门和花园的院墙,这些设计或多或少地保留着摩尔人的风格。

  在西班牙家具中,铁艺常常被用来作为固定餐桌、餐边桌的重要支撑点。它的美妙之处体现在把铁艺当作整个家具的一部分,使铁艺的造型与家具的雕刻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由于木材与铸铁有不同的质感,在同一家具上出现的柔性与阳刚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

  在16、17世纪的西班牙家具上,木材、皮革、铁艺,甚至黄金(或镀金)经常大胆地被放在一起使用,表现出了摩尔人的持续影响力。

  西班牙家具主题与内容的表达当不同宗教与文化的共融不可避免,那么消解彼此的矛盾产生出丰富多彩和独具特色的风格也就成为了必然。西班牙家具上所表达的主题与传递出的信息恰好验证了这一结果。

  西班牙家具上的雕刻与装饰物品种繁多,从它上面既能看到植物、树、花卉和哥特式尖拱组成的图案,也能看到动物图形、男性与女性造型的支柱与螺旋圆柱,还可以看到C形与S形旋涡以及古代西班牙骑士图案等标志。公元1200~1600年间,西班牙家具中经常出现尚武的图案与造型,这一时期的家具风格追求阳刚与有力的气势,有的甚至表现出野蛮的作风,为了加强这一气势,家具中金属支架、象牙镶嵌也被大量采用。

  如果说西班牙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多元化是受到外族冲击所致,那么,伊比利亚半岛的特殊地理环境是生成这一结果的先天条件。在安达卢西亚摩尔人所留下的寺、民居与街道中,文化中经常出现的彩釉瓷砖随处可见,而地中海沿岸国家强烈的色彩感、热情洋溢与自由奔放的特性也都集中体现在了西班牙居所装饰与家具的制作上。

  2006年12月15日,“简约?华美――明清家具精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外开放,78件(套)展品构成了明式家具厅堂陈设、明代家具、清代家具三个时空。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和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联合主办,大部分展品系动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征集。业内人士认为这“代表了近年国家文物部门征集、收藏中国明清家具的主流标准,对于民间的明清家具收藏有着切实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12月17日,第二届北京国际红木古典家具展暨第九届中国国际家具及木工机械展览会假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揭幕,350多家的海内外家具及相关企业占据了五个展馆,红木古典家具展区是最大亮点,北京龙顺成、存一华艺、江苏名佳、上海航管、艺尊轩、新加坡远东红木等知名企业参展。同一天,由中古网主办的“首届红木古典家具投资论坛”吸引了200多位古典家具生产经营、收藏和投资者。

  另外,还有两个展览不能不提。4月28日至6月15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永恒的明式家具――侣明室收藏展”是比利时收藏家菲力普?德?巴盖(Philippe De Backer)20年的精心收藏,并得到比利时及中国政府的支持,列入中比建交35周年系列活动。5月18日至21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出口古典家具展,美国、韩国、日本、香港等20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参展,展示黄花梨、紫檀等名贵硬木家具、中式古董家具、仿明清家具、欧洲原产古董家具、韩式传统家具及日式家具,特设的古董家具区首次将仿古家具生产企业和古董家具经营者相对分区,颇体现了一定的专业性。

  2006年,中国市场古典家具拍卖呈现了南“热”北“冷”。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市场上拍家具数量略低于前两年。南方市场升温,具有标志意义的是5月2日崇源国际(澳门)首次拍卖会上,清康熙时期的红木雕花镶嵌缂丝绢绘屏风以8050万港币成交。南京正大分别于7月16日和11月26日举办两场明清古典家具拍卖会,第一场拍卖会上拍近200件,一件明万历年间的鸡翅木翘头几以180万元成交,一件清代黄花梨四门柜以56万元成交;第二场拍卖会上拍了170余件,据该公司元旦在自己网站上“新年贺词”称:“黄花梨、紫檀等高档材质均以百万以上的价格成交”。记者1月8日上午致电南京正大宣传部罗小姐,查询拍卖成交具体情况,却被告知“这属于我们公司的机密,公司有规定,不便对外公布,记者想了解可以向公司的经理咨询”。

  在海外,伦敦和纽约上拍中国古典家具的数量大致与往年持平。9月19日,纽约佳士得秋拍中国瓷器工艺品专场中,上拍18件明清家具,成交13件,成交额85.28万美元,84号18世纪镶嵌人物图案紫檀小屏风估价4万-6万美元,以28.48万美元成交;78号17世纪鸡翅木、楠木榻估价7万-9万美元,以22.8万美元成交;76号18世纪黄花梨南官帽椅估价1.5万-2.5万美元,以3.84万美元成交;83号17至18世纪黄花梨圈椅2.88万美元成交。

  2006年,中国市场超过500万元的明清家具有三件。崇源国际(澳门)以8050万港币成交的红木雕花镶嵌缂丝绢绘屏风,刷新了2003年7月7日香港佳士得春拍以2358万港币成交的清康熙帝寿山石嵌人物图雕空龙寿纹十二扇围屏创造的中国古典家具拍卖纪录。这件屏风排在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香港佳士得秋拍,1.5132亿港币)、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香港苏富比秋拍,1.166亿港币)之后,成为年度单件成交价的探花。

  明清古典家具以紫檀、黄花梨等硬木材质的最为珍贵,因材料所限,大件器物价格高昂。2004年11月6日,一件高250厘米、宽300厘米的清中期红木嵌玉五扇屏风在中国嘉德秋拍上以209万元成交;2004年11月22日,一件高175厘米、宽46.5厘米(四扇)的明黄花梨浮雕花卉屏风在北京翰海秋拍以66万元成交。2006年6月26日,一对清乾隆紫檀大柜(单件高210厘米,宽101厘米)在北京翰海春拍上以770万元成交;2006年11月22日,清乾隆清宫花梨木雕花鸟纹落地罩(高360厘米,宽403厘米,直径15.5厘米)在中国嘉德秋拍中以638万元成交,此套落地罩是目前所知最大的落地花罩,原为台湾著名收藏家徐政夫先生所藏。

  经历了近20年的全球性中国古典家具收藏热,民间未被发现的古典硬木家具实属凤毛麟角,拍卖场上拍古典家具数量急速下降即是佐证。这种情况将成为未来古典家具拍卖必须面对的现实,这也是2006年拍卖场上偶有精品出现,便有天价产生的原因。

  海外的中国古典家具收藏早于中国大陆。1944年,德国人艾克《中国花梨家具图考》的出版,中国古典家具引起了欧美藏家的关注。1985年,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珍赏》在香港出版,将海外中国古家具收藏潮推向高潮。海外收藏家纷纷通过各种关系进入中国大陆购买古典家具,并一度导致古典家具走私猖獗。1996年和1997年,佳士得在纽约举办了两场重要的中国古典家具专场拍卖(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专拍、Robert P. Picus收藏专拍),在国际市场上掀起中国古典家具收藏热。

  在中国大陆,最早试水古典家具拍卖的是北京翰海和中国嘉德。1994年9月19日,北京翰海首次挥槌便上拍8组10件家具,165号清末紫檀雕花书案估价最高(22万-28万元);11月9日,中国嘉德在春拍基础上增设了“瓷器玉器鼻烟壶工艺品”等三个专场,首次上拍27组明清家具,成交23组:一件高88厘米的明黄花梨木三弯腿大方香几以18.7万元、一张明黄花梨圆里圆条桌以14.3万元成交、一件高22厘米的明紫檀瘤雕笔筒以7.15万元成交,余者成交价在1万元至5万元。这些拍品价格尚不及如今的零头。

  1995年,内地明清家具拍卖迎来第一个小高潮。中国嘉德春拍瓷杂专场上拍22件家具,流拍两件,一件清中期的紫檀嵌景泰蓝卡子花条桌以24.2万元名列榜首;秋拍时,除瓷杂专场的20余件家具拍品外,特别推出香港电影导演李翰祥的“清水山房藏明清家具”专场,这也是内地首次大批量拍卖回流家具,总成交额446.6万元。据悉,该专场拍品大部分被内地藏家购买。这次专拍对内地古典家具收藏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明清家具行情日渐走高。

  1998年以后,大部分拍卖公司开始经营古典家具。这一年,著名学者王世襄先生将数十年购藏的79件明清家具,以100万美元的象征性价格转售香港富茂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庄贵仑先生,条件是“这些家具不能离开大陆”。11月9日,庄贵仑以其父志宸、叔志刚的名义无偿捐赠上海博物馆,被命名为“庄志宸、庄志刚明清家具馆”。这一在收藏圈里被传为美谈的事件,深刻地影响了明清家具收藏与研究。

  1999年10月27日的中国嘉德“古典家具”专场因缺少重量级拍品,没有出现高价,41件拍品成交26件,总成交额106.04万元,1156号清乾隆紫檀五屏式扶手椅和1188号新作紫檀圈椅均以13.2万元成交。

  胡德生指出,“明清家具按其质地分类可分为两大类,漆饰家具和硬木家具。漆饰家具从原始社会开始至明清乃至现代始终沿用不衰,可以说贯穿了中国家具史的始终。从宏观上看明代家具,漆饰家具应占绝大多数,而硬木家具只是从万历以后出现的一个小插曲。”收藏者最为关注的漆饰家具大部分来自山西、陕西及安徽等地。

  收藏者对民国家具,特别是对上海、天津等地的家具给予充分的关注。上海家具亦称海派家具,中西结合风格的上海家具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及精致、崇尚华美的情调与当前的居室审美追求有异曲同工之妙。近几年来上海、天津的城市拆迁,使很多民国家具流向市场,一些具有前瞻眼光的收藏者收获颇丰。从2004年出版的具有民国家具收藏普及意义的《寻找老家具》、《时尚老家具》两书中,可窥见民国上海家具的收藏热之一斑。

  在明清家具价格持续上涨的带动下,老木新做的仿古家具及新木仿古的家具也大面积出现。实际上古典家具,家具店里的古典家具,90%以上是仿古家具。

  尽管“流失海外”永远是令我们痛心疾首的词汇,但中国古典家具的价值和价格这一时期在国际上被普遍确认。

  1996年至2002年,又是一个近8年的时间,国内古典家具的收藏家和爱好者逐渐产生,并艰难地扩大着队伍,这是国内第一群有实力、有情怀的古典家具爱好收藏者。国内经营者和收藏者之间的买卖循环开始形成。有赖于此,相当部分的紫檀、红木高档家具留藏在大陆,其市场价值亦在稳步攀升。

  2003年是一个大疫之年,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突然从这个节点开始,一场热力四射、气势如虹的艺术品收藏的大戏揭开了绚丽多姿的帷幕。从非典刚刚宣布结束后第一次拍卖会(夏季进行)到秋季各场拍卖,包括书画、陶瓷、玉石、古典家具的艺术品价格发力飙升,此年,被人们惊呼为艺术品市场价格“爆炸”的一年。

  时光弹指一挥,2004年、2005年、2006年三年间古典家具仍以让人惊诧的市场行情在突进。其中2005年艺术品市场被论者称为“井喷年”,古典家具市场也是让很多行家大跌眼镜。从2003年至今,我们可以视为是中国古典家具市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我们不妨再从艺术品拍卖会上有重复拍卖记录的拍品上观察古典家具市场的价格轨迹,这应该更具实证性。

  清初黄花梨雕云龙纹大四件柜(图1),2002年11月中国嘉德秋拍时成交价为943.8万元,到2004年11月北京翰海秋拍时,成交价为1100万元。

  18至19世纪剔红漆供桌(图2),1996年9月估价为1万―1.5万美元,2005年9月纽约佳士得拍卖成交价为9万美元。

  明黄花梨带托泥方台座(图3),1995年10月成交价为88万元,2004年11月中国嘉德秋拍以429万元成交。

  清中期黄花梨嵌大理石插屏(图4),2002年7月北京翰海春拍以39.6万元成交,2004年11月北京翰海秋拍时以110万元成交。

  明晚期黄花梨火盆架(图5),1996年9月成交价为7.95万美元,2005年9月纽约佳士得秋拍以21.6万美元成交。

  清中期竹雕贴饰橱柜及座(图6),1995年3月估价为1万―1.5万美元,2005年3月在纽约苏富比以12万美元成交。

  乾隆紫檀福庆有余四件柜(图7),2004年11月中国嘉德秋拍以539万元成交,2006年 7月北京翰海春拍以770万元成交。

  笔者近年来在古典家具投资方面做过一些工作,为把握古典家具20多年的市场流变,有意识地询访过众多的家具行老板,了解各种案例。其中有一例家具“全镶瘿木雕太师少师图琴桌”(图8),具有更强的实证性,不妨一表。

  这件琴桌20多年的价格轨迹是怎样的呢?1983年行家间以600元成交,三年后即1986年又以2000元转卖另一行家,2002年以3万元转手,2004年下半年以9.5万元再次转手,2006年它的市场行情应该不低于20万元。

  这件家具可以看成是价格流变的代表,其原因有三点:20年间它流传买卖的经手人近几年均被笔者认真询问过,价格数据是严谨的。这件器物虽在琴桌中属上品,但在古典家具中,尤其在几年、十几年前不过是中等水平的器物,不算十分特殊的物品,每一时期的行市价是“死”的,成交价格与行市没有太大的偏离。所有的经手人不是行者(行内称经营者为行家)就是玩家兼行家身份,他们之间买卖的价格应该是即非捡漏,也亦非“被宰”。

  从1983年的600元到2002年的3万元,可以看出20年间此物原值增长了50倍。从2002年的3万元到2006年的20万元,四年间,原值增长了6.6倍。

  20多年这件家具原值增长了300倍,这似乎令人乍舌,但要注意的是,这仅为在货币形态上的增值。如果从社会财富的增长、个人收入的增加看,笔者在1983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每月工资40多元,需以一年多的收入可抵此物。那么,笔者的同龄人,现在或是私企管理人员,或是国营单位中高层领导,他们人均的各种收入和福利一年多的时间大致不会低于20万元。当年我辈谁能有600元的闲钱,而今日谁家无20万资产?如果再面向那些高收入高消费阶层,一年的收入几十万、上百万者也是不胜其多。而艺术品最终是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品和有一定财力者的投资品。这样看待古典家具的增值,或没有增值,可能更辩证和全面。

  方家有云“价高照远货”,古典家具市场的春光明媚,使得一些家具重器陆续出现在世界各地拍卖场上。值得注意的是,有史以来中国古典家具的最高拍卖记录诞生在2006年,上海崇源国际(澳门)拍卖公司五月份在澳门拍卖的“红木雕花镶嵌缂丝绢绘屏风”,最终以8050万港币惊艳业界,一个新的行业标杆出现了,它为古典家具市场的未来带来了令人欢悦的启示和导向。

  回顾20年古典家具市场的流变,尤其是近几年的行业面貌,我们应该是乐观有余地面对今后,但是也应注意到古典家具市场的几种现象,他们影响到这一行业的提升和发展。

  如果举例的线年说起,市场存量较大、也比较受新入收藏圈人士喜欢的(原档货、品相好)鳌鱼腿拱璧八仙桌,这种路份属下等偏上的器物,2002年下半年市场价格在1.4万元左右,2003年底在2.2万元左右,2006年底6.5万―7万元左右,增值率不言而喻,而且成交率很高。有货就被买走,但上述所列高价位的拍品,艺术含量较高,存世量也极少。从艺术品市场的一般规律看,它们的增值幅度应远远高于像八仙桌这样的原本就是商品化的、存量很大、一般性的器物。但是那些拍卖品在几年间是否可以几倍的增值率来成交呢,机会很小。原因何在呢?有财力购买,又能认同高端器物价值的人士在国内太少了。

  学校《古典家具图案的意义》校本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古典家具上的各种纹样及含义。在讲授该课程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走进紫檀博物馆,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延伸,还能让学生亲自感受古典家具上各种纹样的文化底蕴。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体验等学习方式,逐渐学会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调查古典家具的花纹、样式等,了解纹样的含义,感受我国祖先的聪明才智。通过了解紫檀博物馆为木工行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为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需求,教师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古典家具的各种纹样及含义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到紫檀博物馆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十分期待。教师还到资源单位进行了实地考察,找到与校本课程的结合点,确定活动路线,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组建学习小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上网搜索、访谈等方式,搜集有关古典家具各种纹样的资料,为参观实践奠定基础。

  师:中国纹饰图案具有继承性和趋同性特点,每个时代的出品或多或少地含有历史的因素,每个品类的纹饰题材也可能在其他品类中出现。明式家具也是如此。如,祥云龙凤等题材也经常能在织绣、陶瓷、漆器等品类中看到。大家看,这些古典家具上雕刻的是什么?看完后,请说说你的感受。

  师:古典家具上为什么雕刻了这些图案?它们是怎样刻上去的?这么多动植物放在一起表示什么?一会儿,我们就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获取信息。

  学生结合紫檀博物馆的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结合课前的研究成果,分组汇报各自的发现与收获。学生的收获有:五福捧寿、八仙送福、四季平安、三阳开泰、喜上眉梢、金玉满堂、岁寒三友、百年好合等。以下是学生的发现――

  学生A:我们这幅图案是很多年以前雕刻的,它的年岁可大了。(你们知道这幅图刻的是什么吗?)

  学生B:是三只小羊。这三只小羊的样子都不一样,一只向前看,一只回头,还有一只趴在中间的太极图上。(这是什么意思呀?)

  学生C:小羊的羊与太阳的阳同音,所以,三只羊就表示“三阳”,合起来就是三阳开泰。(三阳开泰是什么意思?)

  学生D:三阳开泰是《卦经》上的一句话,表示的是阳气上升,气候变暖,春天来了。祝福别人有好运。

  学生A:我们还发现了更有意思的,这幅图的名字最好听――喜上眉梢!(你看这幅图里刻了什么?)

  学生B:喜鹊和梅花。喜鹊的喜又是喜事的喜,表示有让人高兴的事。梅花的枝头又叫梅梢,与脸上的眉梢的读音相同,用以代替人的眉梢。

  学生C:喜鹊站在梅花的枝头就叫喜上眉梢,表示遇到了非常高兴的事,常用在喜庆的日子。你们觉得我解释得怎么样?(有道理!挺好的!)

  学生C:我们发现从读音中找不到特别合适的解释,我们是从动植物的特点中去找的。兰花在深谷中开放,花很香,古人把兰花比做人高尚的品德。松树四季长青,有长寿之意。梅花在冬季也能开花,它不怕严寒。这三种植物放在一起,可以叫岁寒三友,表示人的友谊很深。你们觉得这样的解释成吗?

  小结:他们又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那就是从这些植物、动物的特点中找意义。这是寓意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了解古典家具图案、参与体验活动,感受我国祖先的聪明才智。

  师(过渡):大家想不想有一个或自己画一个古典家具上的纹样?我们可以用刻纸或绘画的方式得到一幅吉祥图案。

  师:明式家具在装饰手法及纹饰上有自己的时代特点。一般说来,明式家具以精致但不淫巧、质朴而不粗俗、厚实却不沉滞见长,它特有的美学个性和艺术范式也鲜明地体现在纹饰图案上。这些图案雕刻精细、手法多样、内容丰富、寓意深远,充分体现了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体现了我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也体现了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

  1、摆放尺度上必须要宽敞:首先,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在新古典家具摆放的尺度上必须要宽敞,欧式的潮流气息主要体现在豪放的巴洛克风格和雄壮的洛可可风格。为了将这两种风格表现的更加的完美,我们在摆放家具的时候就要给足空间让家具的风格得到完整的体现。整个房间才会更加的气派,将豪华奢靡的气魄表现的淋漓尽致。

  2、色调搭配不能采用过多的颜色:其次,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新古典家具在色调的搭配上,不能采用过多的颜色。在欧式风格中主要有:将红色融入深咖啡色中,表现出传统的复古气息;再就是将白色与原木搭配。用自然表现高贵,更为亲切典雅,俊秀之气尽在其中,令人回味无穷;还有就是以暖色调搭配的风格,更显时尚潮流气息。

  3、装饰品要合理搭配:我们应该注意就是新古典家具装饰品合理的搭配。不能过多,也不能太过间单,当然恰到好处的修饰,会将欧式古朴的风格表现的更为完美。

  往前推开那扇房门,伴随吱呀声响,忽然有种时光倒流的错觉。屋内明清式的家具正静谧地延续着它所象征的那段岁月的时尚与奢华。望着靠门那张造型简洁、秀丽素雅、散发着木材纹理自然纯美的明式古床,赞叹油然而生,仿佛一缕浮动的暗香令人神往,一股诱人的魅力令人留连。

  而那些色泽幽雅、花纹华美的桌、椅、柜,甚至梳妆盒,无不在简洁中透着端庄和典雅,浸润着清丽与隽秀。恍然问,感觉似被股力量紧紧吸引着,那是家具本身散发出的隽永深邃的内涵、气韵。

  中国明清家具同中国古代其它艺术品一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底蕴,令人回味无穷。一件家具,一件家具装饰品,也就是一部民俗文化的历史,一个神秘的历史传说。

  中国家具因起居方式的不同经历了“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历史时期,家具从椅、凳家具发展起来到高型家具定型,室内陈设束、椅、几、案,工艺技术也日臻成熟,这一切围绕人们起居生活服务为中心,以使用者的心意为主轴,从设计、造型到装饰、陈设,人经历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家具也经历着物为人用,适者生存,转让承送,成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历史的忠实见证者。

  明清两代是中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期;不仅千纹万华的漆饰家具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峰,而且产生了中国古代家具史上成熟显赫的明式家具和丰富卓越的清式家具。

  明式家具以紫檀木、花梨木、红木、鸡翅木等优质硬木为主要用材。它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在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经过明代中晚期几代文人的倡导和直接参与设计,明式家具从造型式样、结构到装饰工艺都体现出中国古代传统文人文化所特有的追求自然、空灵、超逸、含蓄、内向的意蕴,散发出浓郁的文人趣味和书卷气息。

  明式家具的椅凳面、桌案面或柜门,普遍采用的“攒边”工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文化所倡导的含蓄、内向的文化内蕴。在装饰工艺上,明式家具一方面充分利用优质木材的天然纹理体现人们追求自然的心理,展现出一种“天然去雕饰”、“芙蓉出清水”般的艺术品格,这是与明代文化中祟尚自然,简洁,注重人性本身的关怀情节分不开的。如明代戏剧家李渔,画家唐寅,祝允明,他们的鲜明文人气质,特独出行的个性思想,渗透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具当然不会例外。

  清式家具是指出现于清康熙年间,盛行于乾隆时期,停滞于清中晚期的具有典型清式工艺美术风格的家具,清式家具的形成清代皇家宫廷文化密切相联。

  清代统治者统一中原后,为造成一统江山,万民臣服的威严气象,在家具的设计制造上也讲求大气、富豪、威严,体现高贵、富丽的皇家气派a

  清式家具造型品种丰富繁多,式样变化多端,结构奇巧,匠心独运,妙趣横生。用材上,讲究纯正,大气,整体用料壮硕厚重,做工精细。家具造型的气质,雕饰的浩繁精丽,形体的庞大和作风的大富大贵与清宫廷统治者的权势和欲望相得益彰。后期的清式家具重在纹饰上也采用西洋装饰,手法多样,细腻入微,繁褥精密,尽现一派富丽辉煌。

  清代的皇室贵族对家具的制造也往往事必亲躬,提出独到的看法。如乾隆皇帝就曾多次下谕提出对宫廷家具、园林设计的新思想,这种混合着满汉文化,体现皇室贵族生活的思想,就深深融入到家具的风格和人文精神之中。

  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个性,丰厚的文化聚积,使得明清家具数百年来散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韵。走过千山万水,经历沧海桑田,割不断的还是那美丽的历史,挥不去的还是那静谧的梦,倾注一份眷念,与文化合而为一。

  近来,随着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古典风格的家具正以其独特的自然风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许多人都希望借家具的古典美来体现自己的品位和审美观,特别是在一些很有个性的时尚家居中,总会在恍然间看到一组或单件的古典家具,顿时让人耳目一新。

  古典家具使空间散发着淡然悠远的文人气韵,给人一种和谐雅致的美感。而在古典家具中,明清风格的家具可谓一枝独秀,独领。明清家具具有三大优点:一是优美的形态。线条流畅、整体比例均衡,具有独特之神韵,其代表家具的“灵魂”。形是艺术造诣的基本,某些细节稍有丝毫之差,都会影响作品的气度与神韵。

  二是优秀的工艺。艺是仿古家具最为关键、难度最高的一环,除工艺精湛,结构、接驳依足古法外,其细部的雕刻深浅和艺术手法,均合乎传统风格。

  三是优质的材料。仿古家具必须选用明清时期所用的几大名木,并根据当时的地方色彩、家具造型、款式、类别选择合乎其惯用的材种,否则只会影响其神韵以及日后的收藏价值。此外,木纹之美感表现,则取决于开料用材的妙法。名贵木材中,紫檀、黄花梨、酸枝、鸡翅、柞晶为极品。

  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繁荣,明清家具承载的丰富历史内涵和硬木家具“千年牢”的特点,使得中国的明清家具在当今世界艺术品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望和身价。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古典家具的价值,特别有不少海外著名书画、瓷器、玉器收藏家转向收藏明清家具,而古典家具的数量又十分有限,据专家估计,明式黄花梨和清紫檀家具数量仅1万件,再加之近几年这些家具不断外流,可谓卖一件少一件,藏家又不愿出手,因此,古典家具价格自然越来越高。如今明清家具的价格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明代家具:造型简练、以线为主:结构严谨、做工精细;装饰适度、繁简相宜;木材坚硬、纹理优美。

  黄花梨>

  学名海南檀,又称为花榈、降香黄檀,产于中国海南,生长迟缓,大材不易得。其特点是木质坚硬,颜色从浅黄到紫赤,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常有“鬼脸”状斑纹。是制造考究家具的首要材料。

  紫檀木>

  自古以来紫檀是最名贵的木材,主要产于印度及我国云南,两广地区亦有出产。紫檀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其木质坚硬、分量重、入水即沉。其鬃眼细密,俗称“牦牛纹”。色调深沉,除多为紫黑色外,有的黝黑如漆,表面有不规则的蟹爪纹和形似虎皮的斑纹,色深的几乎看不见纹理。

  又称鸡翅木,主要产于我国广东、海南岛,匠师普遍认为有新、老两种。新者木质粗糙、紫黑相间,纹理浑浊不清,僵直无旋转之势,而且木丝有时容易翘裂起茬。老鸡翅肌理致密,紫褐色深浅相间成文,尤其是纵

  铁力木>

  主要产于我国广东,又称“铁梨木”“铁栗木”。在几种硬木树种中长得最高大,价值较低廉,因此明式家具中不少大件是用其制造的。铁力木属绿乔木,材质坚硬,色泽纹理与鸡翅木相差无几,但纹理较粗,鬃眼也较显著。

  榉木>

  产于江浙一带,别名“榉榆”,又称“南榆”。其木材坚致,色纹并美,用途极广,颇为贵重。其老龄而木材带赤色者特名为“血榉”。榉木有很美丽的大花纹,层层如山峦重叠,又被称为“宝塔纹”。

  红木>

  生长于我国广东、云南以及印度、孟加拉和缅甸等地,又称为“酸枝木”。红木有新老之分,老红木近似紫檀,但颜色较淡,质地致密程度稍差。红木在清前期明式家具中很少使用,到了清中期以后,黄花梨、老鸡翅木日见匮乏,方才大量进口使用。

  瘿木>

  瘿木并非树种的名称,而是老干盘根错节,结瘤生瘿处的木材叫瘿木,又称瘿子。任何一种树都可能有瘿子,而生瘿处木材总有旋转的细密花纹,有的如山水人物乌兽,有的如堆砌的葡萄。瘿木因其纹理天然华美常作镶嵌用。

  苏作――指苏州地区制作的家具。苏作家具历史悠久,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是明式家具的发源地,尤以明式黄花梨家具驰名。苏作家具的特点是,造型轻巧雅丽,装饰常用小面积的浮雕。线刻、嵌木、嵌石等手法,喜用草龙、方花纹、灵芝纹、色草纹等图案。

  广作――指广州地区制作的家具。广州成为硬木家具重要产地晚于苏州,其大发展是在清中期以后。广作家具的特点是,用料粗壮,造型厚重,由于处于通商口岸,装饰上带有较多西方影响广作以清式家具最为著名,家具出口量大大多于苏州地区。

  京作――指北京地区制作的家具。京作家具不是指一般民间日用品,而是指宫廷作坊如造办处、御用监在京制造的家具,以紫檀、黄花梨和红木等几种硬木家具为主。由于宫廷造办处财力、物力雄厚,京作家具形成了豪华气派及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的显著特点。

  袜子一即固定家具的横档,其功能在加强腿足之间的连结。有各种式样,如直帐、罗锅帐、霸王帐、十字帐和花帐等。

  牙子――横材和坚材丁字形交角处的结构部件,具有固定构架,同时上面又可施加雕刻,起装饰的作用。牙子的名目繁多,短小的花牙叫牙头,横向较长的叫牙条,在搭脑两端的叫挂牙,在衣架或屏风等底座两边的叫站牙或坐角牙子。牙子的形式也很多,有卷云牙子、云纹牙子、弓背牙子、极格牙子等等。

  矮来――是一种短而小的竖木条,或单或双,常用于跨摩较大的横帐上,起支持和加固桌案面与腿足的作用。

  卡子花――由矮老发展而来,卡在横胀之间的花饰,兼具承重和装饰双重作用。常见的卡子花有单环卡子花和双环卡子花。

  券口――或称圈口,是镶在两腿之间的偻空镶板,既是一种美化装饰,同时又起支撑重量和加固作用。券口的形式多样,有鱼肚形、海棠形、椭圆形、长方形等等。

  托泥――在家具腿的下端加底框,使腿不直接落地,而是落在底框上,这种底框叫托泥。托泥有稳定和加固腿足的作用。

  三弯腿――腿的上、下两部分鼓出,中部内收,形成三道弯曲,故名。为明清家具常见腿的造型。

  蚂师腿――在腿的中部有突出的花翅,形如蚂炸腿,故名。为明式家具桌案腿的造型之一。

  马蹄足――因形如马蹄而得名。如向外兜转,称为外翻马蹄足;如向内兜转,称为内翻马蹄足。

  卷书足――腿为板式,至底足向内卷起,形如卷书,故名。为明、清家具条案腿足的造型之一。

  搭脑――椅子上端的横梁,坐时脑袋后仰能搭于其上,故名。有直条形,也有弓背形曲线等。

  绦环板――四围起线,中间楼空的镶板,称为缘环板。常见楼空纹样有长方形、菱花形、鱼门洞、炮仗洞等,往往镶于床围、柜面。屏座等家具上。

  亮脚――椅子靠背的下部,拨出各种纹样的亮洞,称为亮脚。亮脚有改变板面沉闷的装饰作用。

  线脚――家具边框边缘上的线,称为线脚。线脚的形式很多,有阳线、凹线、文武线、皮条线、捏角线、芝麻梗线等,苏作家具中运用的最为广泛。

  百宝嵌――用金、银、玉石、珍珠、象牙、犀角、联泥、瓷片、绿松石等几种珍贵材料嵌成的图案,装饰于家具上,称为“百宝嵌”。明代百宝嵌名家有周秦。

  束腰――桌、椅、墩、凡等家具上部台面下,呈一圈内凹形,似人之束腰,称为有束腰。如不内凹,则称为无束腰。

  鹅脖――圈椅上支撑座面与扶手两端的竖木条,因扶手外翻似鹅首,其形似鹅的脖子,俗称“鹅脖”。有圆形,亦有扁方形,主要起支撑和加固作用。

  明式家具以黄花梨木为主,极少使用其他木材。而黄花梨木家具,又以桌椅、橱柜较多,没有镶嵌和雕镂,只有极少雕刻。明末清初由于黄花梨木匮乏而改用紫檀木加工制作。紫檀木家具大件甚少,木材宽一般不过八寸,木材材质好,雕刻的较少,不做镶嵌。据行家介绍,紫檀木木种就有十几种,根据不同的材质,其价格差别较大,最昂贵的为金星紫檀。

  清中期以后逐渐使用鸡翅木、酸枝木、铁力木、花梨木等,而新家具大多是用酸枝木和红木作材料。酸枝木家具,大件较多,雕刻花样多,嵌玉和牙、石、木、螺、景泰蓝等。花梨木家具也多雕刻、多镶嵌,并且近代产品多。明及清前期的家具式样纷呈,常有变化。明朝在造型上设计出了圈椅、四出头官帽椅、圆角柜、大画案等。清朝在延续了明家具风格的基础上,又设计出了特有的家具,如红木福寿如意太师椅、炫琴案、紫檀圆凳、钉绣墩等家具。

  另外,也可以从选材、线脚、雕刻、镶嵌等装饰手法上来判断。明大量采用硬木制成家具,更是充分利用了它的美丽花纹。在不少家具珍品中可以看到最好的材料通常用在家具最显著的部位,例如:面心板、门心板、抽屉脸及靠背板等部位,都是用美材来取得装饰效果。

  古典家具采用生漆、烫蜡。以含蜡95%的蜜蜂蜡为宜,然后擦蜡打光,使家具表面光亮洁净,边角光滑。雕刻工艺精良,有创意,并且用石有抽象风格,线条优雅,干燥充分,不怕裂。近代仿制明清家具多用油漆代替,接口有锯痕,批量生产,新石料、线条繁复,易裂易变形,用钉和胶粘合。明清时期的古家具非常沉重,而新家具则较轻,只要搬动一下就大约知晓。

  防尘、防蛀是最基本的保护措施。尽量降低陈放收藏家具室内的扬尘,经常用柔软物擦拭清除灰尘。定期检查虫蛀情况,一有蛀虫应立即用药物杀灭。家具表面禁用汽油、苯、丙酮等有机溶剂清洁。

  防干、防湿适度的变化会引起木纤维的胀缩,导致家具变形甚至坏损,湿度过大还容易滋生霉菌虫害。根据明清家具的材料特性,合适的湿度一般在相对湿度50%-60%之间。红木家具含水率在14-18度之间。通过干燥处理后的木材稳定性好,胀缩一般在1%,湿度对木家具影响很大,必须存放条件好,在干燥气候下室内要保持一定湿度;梅雨季节要开窗通风。在装有空调的房间内,温度一定要保持在15-25度。遇空气特别干燥或空调室内可放适量盆景、鱼缸,可调节空气相对湿度。

  防光、防火家具易燃,陈放家具的场所应有严格的防火措施。光线对家具也具有损害作用。红外线使家具表面温度升高、湿度下降,造成翘曲和脆裂。紫外线危害更大,可使家具褪色,还会破坏木纤维结构,降低机械强度,即使停止光照,在暗处仍会继续起破坏作用。

  1、宋代家具的发展为明式家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宋代,是中国家具史上空前发展的时期,也是家具空前普及的时期。家具的形式多种多样,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市井小店中,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家具。明式家具在宋代家具发展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去粗取精,使家具事业得到了科学的发展。

  2、明初手工业的繁荣对明式家具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明代初期,手工业工人的地位有了改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各种工艺技术的专门书籍陆续出现,其中以明代黄成所编着的《髹饰录》为代表,书中全面论述了漆工艺的历史及工艺、分类和特点,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漆工专着。

  3、海外贸易为明式家具提供了物质条件。明代前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沿海地区手工业的繁荣,各种科学技术的发明与使用,给海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大批优质木材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国。

  4、住宅与园林对家具的影响。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许多大、中城市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统治阶级为了满足物质与精神上的享受,兴建大量的房屋和园林,相应地就需要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家具。

  清朝初期,延续明代家具朴素典雅的风格。康熙中期后,中国经历康乾盛世,满清皇族为了追求富贵享受,大量兴建皇家园林。家具在造型上、雕饰上竭力显示皇家威仪,讲究用料厚重、尺度宏大、雕饰繁复。各地贵族的私家园林争奇斗艳,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都反映在家具的制作上,使家具有了炫耀富贵的新精神功能。道光以后至清末,中国经历了战争的劫难,社会经济日渐衰微。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输入,家具的风格也受到了影响。

  明式家具造型多为简练,以线为主。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主要基础,对于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比例问题,处理得当,造型与功能要求相符。家具的线脚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吸收了其他工艺美术的线脚,在传统技法上进行提炼。

  清式家具造型凝重,形式多样。清代家具变肃穆为流畅,化简素为雍贵,把清新典雅的明代家具衍化转换成繁缛富丽的清代特质。

  明代家具与清代家具在使用材料方面,受到社会环境、生活习惯等影响,存在大的差别。明代家具的用材,以黄花梨为主,紫檀、鸡翅木等品种为辅。这些高级硬木都具有自然的色调和纹理,在制作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形成特有的审美情趣。

  清代家具用材以紫檀木为首选,其次为黄花梨和鸡翅木,许多黄花梨家具染成深色。用料讲究清一色,各种木料不混用。

  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丰富多样,家具的装饰与结构是一致的。牙口、牙条、雕刻等不是另外的附加物,而是与整体融会在一起,成为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明式家具中,雕刻艺术常以很小的面积,点缀在最适当的部位上,与大面积的素件形成强烈对比,使家具整体显得明快简洁。雕刻的题材相当的广泛,在家具上常以动物、植物为主,也包括其他样式,如栏杆、凤纹、云头、云水等。

  清代家具以装饰取胜。雕、嵌、描、绘、镶金等工艺精湛高超,巧夺天工,且题材丰富。清代家具将吉祥寓意作为主要纹饰,真实反映了各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常用的图饰有龙纹、蜗纹、凤纹、莲花纹、梅花纹、鱼纹等。雕刻手法运用浮雕、圆雕、透雕和线刻。

  明式家具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按照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椅凳类、几案类、橱柜类、床榻类、台架类、屏座类。

  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非常科学,吸收了我国古代建筑大木结构的优点,做法巧妙灵活,牢固耐用。种类包括:格角榫、明榫、通榫、半榫、长短榫、燕尾榫、套榫等。

  清代家具发展到乾隆时期,逐渐形成民间工艺和宫廷工艺两个体系,前者淳朴自然,后者矫饰雕琢。又因国土辽阔,构成不同的地域特色,大致分为苏作、扬作、宁作、晋作、徽作、京作、广作等流派。其中以苏作、京作、广作为代表。

  中国古代艺术受到儒道两家的影响,儒道两家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儒家美学认为美在于中庸,中庸就是要把握事物的度,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对于艺术品来说,表现应该是适度的。明式家具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在家具的装饰方面充分地把握度的概念,装饰纹样简练质朴,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而清代家具是统治阶级的要求进行制作的,完全抛弃了儒家思想中庸的内容,任意装饰。

  明清家具的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上浓重的一笔,并且把中国的艺术风格发挥到及至。明清家具,是中国象征设计文化的传统,它可散射的空间外延形式与内涵依然广阔和丰厚。对于明清家具的装饰研究,旨在将传统古典的设计元素,通过摸索、创造性的发展,运用到现代的家具设计教学中。